当前位置: 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志愿者扶贫案例

发布时间:2020-10-13 16:34:40

科技扶贫,照亮彝族同胞产业脱贫路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志愿者扶贫案例

一、扶贫志愿服务案例概要(100-200字)

针对凉山州雷波县农业科技力量缺乏,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这一突出问题,2016年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规划为先导,为雷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成果、项目和资金支撑,勠力提升产业发展动力,科技助推雷波产业脱贫。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超200次,指导培训各类人员超5000人次,整合各类资金1700余万元,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17个,示范推广科技成果30余项次,有效帮扶雷波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扶贫志愿服务案例背景(300-500字)

雷波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金沙江下游北岸,素有“彝区门户”和“川滇咽喉”之称。全县辖47个乡镇、271个村、9个社区,人口27.6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7.5%,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71个、贫困户17023户7657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98%,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纪委、省纪委定点帮扶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全县山高坡陡谷深、悬崖峭壁路险,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项目实施难度大、扶贫开发成本高,科技成果投入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是雷波脱贫攻坚的县情特征。2015年,四川省委印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2016年,我校确定为雷波县定点帮扶省级单位。为充分发挥我校农业学科、人才、科技和平台优势,突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全力做好雷波县定点帮扶工作,学校探索建立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农发院”)为主体的高校科技扶贫体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科技助推雷波县农业产业发展,致力雷波永续脱贫。

三、志愿者或志愿服务团体介绍(300-500字)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于2012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成立,同年7月11日,刘延东同志为学校授牌。农发院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共建、机制创新、综合服务、科教结合、创新模式”的原则,建立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全面组织、协调与实施“科教兴农”。根据我校《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和《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总体方案》,农发院负责统筹全校扶贫工作。农发院的统筹,使我校扶贫攻坚工作由过去松散型、单一型的游击战,转换成现在的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为全面推进雷波定点帮扶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相关工作获得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2015年,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服务型党组织”;2016年,获“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荣誉称号;2017年,扶贫模式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主编的《“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一书,学校荣获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农发院建设写入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扶贫模式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四、精准扶贫瞄准的问题对象(300-500字)

雷波县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60%以上的村、30%的农户属于贫困村和贫困户。在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基础上,产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的根本途径,而科技投入是产业脱贫的力量源泉,也是持续脱贫的根本动力。雷波县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充沛,山区立体气候适宜多种多样的物种生存繁衍,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产品的雷波生态特色产业链,以产业发展推动脱贫致富。但作为深度贫困县,雷波农业基础薄弱,全县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先进实用型科技成果供给不足,贫困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高水平科研技术人员和科研平台缺乏。加之,雷波地形复杂多样,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受阻,产业竞争力缺乏,带动效应不足,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受限,返贫风险高。

五、扶贫志愿服务内容(1500-2000字)

5.1智力支持,协助做好顶层设计

农发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骨干专家学者,会同雷波县的相关人员,以规划为先导,找准切入口,有效指导雷波县脱贫攻坚。先后为雷波制定《优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仿野生天麻生态种植可行报告》等产业发展和扶贫规划报告。如《特色产种植业规划》的编制,就由我校副校长杨文钰任组长,农发院副院长、中药材专家田孟良任副组长,汇集了水果产业专家汪志辉教授、茶叶产业专家唐茜教授,蔬菜产业专家郑阳霞副教授、核桃产业专家肖千文教授、花椒产业专家叶萌教授、农产品加工专家秦文教授、经济管理曹正勇教授等精英。通过规划的编制,不仅确定了帮扶工作的方向和措施,也增加了对雷波县实际情况的了解,为帮扶打下了实践基础。

5.2 人才支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针对雷波县农业科技人才缺乏这一突出问题,农发院与雷波县县委政府通力合作,通过科技挂职和科技特派员等形式,先后选派科技帮扶干部4人直接参与雷波产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扶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2018年,为雷波县选派蔬菜专家郑阳霞副教授作为校地合作联络专员,负责完善校县长效沟通机制,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相关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农发院利用各种条件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先后开展各类指导培训200余次,培训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农户5000多人次,为雷波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本土化技术队伍,有效的提升了提升雷波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专业技能,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5.3 成果支撑,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针对雷波农业发展,农发院组建了由副校长杨文钰和朱庆牵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专家团,为雷波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科技成果支撑。三年多来,我校200多人次专家教授赴雷波县马湖乡、千万贯乡、八寨乡、谷堆乡、箐口乡、元宝山乡等10多个乡镇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次),通过新成果推广示范,助力雷波县农业产业发展,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玉-豆-草-羊”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可持续性难题,为马湖乡大杉坪村的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指明了致富的路子,更用实际的帮扶为多户贫困户练就了造血功能,我校研制的第五代全新装配式标准化羊圈更是被称为“养羊神器”。在谷堆乡和瓦岗乡,山葵标准化种植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带动当地发展山葵种植面积达800余亩,亩产值1万元左右,带动贫困户20余户,产品已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5.4 项目支撑,挖掘产业发展潜能

针对雷波县特色产业,农发院整合省、州、县各级政府和社会资金,科学立项,用项目引领当地脱贫攻坚。作为主持单位或技术负责单位在雷波牵头实施科技扶贫专目11个(获总经费600万元),其他产业帮扶项目6个。通过项目实施,指导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专家大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有效帮扶雷波莼菜、茶叶、山药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如针对马湖莼菜大面积发生叶腐病,大幅减产等问题。郑阳霞副教授实施《雷波县马湖莼菜提纯复壮及丰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促进了莼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2018年,当地莼菜面积发展至近1000亩,莼菜平均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

5.5 资金投入,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为助推产业发展,农发院先后投入各类产业帮扶经费近16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雷波产业发展动力。以2018年为例,按照省纪委雷波脱贫攻坚项目协调会会议精神,农发院投入产业帮扶金30万元,捐赠生产物资15.6万元。其中,千万贯乡生态养蜂通过扶持科技示范户,以“借蜂还蜂”的方式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脱贫致富。今年5月已采60余斤蜂蜜,集体经济收入3000多元,仅这一次蜂蜜收入已经完成千万贯村的集体经济任务。种养循环以“玉米秸秆青贮”和“冬季牧草培育”为核心技术,满足牛羊冬季饲草需求,带动合作社投入资金30万元。帕哈乡果药套种以我校田孟良教授团队为技术支撑,带动惠康公司投入资金200万元,发展猕猴桃-白芨面积近100亩。

5.6 用心用情,提升脱贫致富动力

在做好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农发院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动员全校师生,用心用情开展各类帮扶活动。一是开展党建扶贫,组织学校基层党支部赴唐家山村、千万贯村等贫困村开展互联共建,通过捐赠阵地建设资金,开展党课学习,“智志双扶”助学,“两净一美”示范家庭、先进个人表彰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雷波基层党建。二是开展销售扶贫,筛选雷波马湖莼菜、山葵系列产品、紫山药等农产品在我校“牛e”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销售,其中,2018年川农牛公益营销大赛暨年货节累计销售额就达30万元。三是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开展四好创建、衣传千万贯、植保标本义卖、以购代捐等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40余万元。四是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组织近300与名学生在雷波千万贯乡和马湖乡开展暑期支农、支教活动。

六、扶贫志愿服务投入的成本(300-500字)

为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科技引领雷波产业扶贫。2018年度,农发院直接派驻驻村(乡)扶贫干部3人,另组织核桃种植、果蔬栽培、畜禽养殖等产业技术专家105人次赴雷波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另组织动物科技、园艺等学院140余名学生赴雷波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科技服务成本超50万元。为强化雷波产业发展动能,农发院直接投入各类帮扶经费近120万元。其中,帕哈乡磨石村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千万贯乡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八寨乡甲谷村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脐橙采购70余万元,赠送赠种羊、种子、肥料、蜂群(箱)等产业发展物资15.6万元。此外,作为项目牵头或技术支撑单位,农发院在继续组织原有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扶贫项目基础上,新实施《雷波县中高山贫困区脆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示范基地)》等科技扶贫专项2个,获专项经费120万元。

七、扶贫志愿服务效果

为全力做好雷波定点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农发院累计组织专家、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活动超200次,累计时长超1万小时(2018年即超过6000小时),在重点做好雷波县马湖乡唐家山村和大杉坪村,千万贯乡千万贯村和垭口村对口帮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八寨乡、谷堆乡、箐口乡等10多个乡镇的科技帮扶工作,指导培训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农户等超5000人次。实施各类产业帮扶项目17个,整合各类资金1700余万元(其中,农发院直接投入402万元,科技扶贫专项600万元,社会资金700余万元),指导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专家大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次,有效帮扶雷波莼菜、山葵、中药材、核桃、茶叶、中蜂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发院的倾力帮扶,为雷波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2018年底,全县已退出贫困村141个,累计脱贫14789户6655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24%。

八、扶贫志愿影响力(选填)

2017年,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扶贫模式,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主编的《“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2018年,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扶贫模式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责任编辑:张治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16年来,四川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凉山州提供有力的人才、成果、项目和资金支撑,勠力提升发展动力,科技助推产业脱贫。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