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5日,四川农业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八名成员踏着盛夏的热浪,首次走进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他们聚集在当地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当地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集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与科学启蒙于一体的“七彩假期”夏令营。这群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青年,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汇聚彝乡,用知识滋润童心,用陪伴守护成长,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实而绚烂的盛夏记忆。

多元课堂启智润心,赋能乡村少年成长
本次“七彩假期”活动课程设计精准聚焦学生需求,内容丰富多彩。支教团成员精心设置了“祖国旗帜在我心”、“同拼中国梦-薪火传九洲”等爱国主义课程,将红色种子深植童心;同时通过“民族服饰伴伴美”、“千年剪影工坊”、“指尖非遗”等特色体验活动,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彝族独特风情的魅力。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支教团精心准备了“好记忆有方法”、“玩出来的专注力”等课程,助力他们提升学习能力;“趣味魔法光学”、“揭秘VR技术科学”、“感受中国科技的神奇”等课程,更是点燃了孩子们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健康体育”课程上,孩子们尽情挥洒汗水,强健体魄;“我是职业小梦想家”课程瞬间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守护孩子们的安全成长同样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被看见才安全”、“危险的事情我不做”等实用课程,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自护防线。

此外,每日下午雷打不动的“作业辅导”环节,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为他们的学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筑梦未来薪火传,青春足迹镌刻深山
7月25日,在温馨而感人的“结营仪式”中,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周的朝夕相处,志愿者们不仅向孩子们传递了知识,更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当看到孩子们在‘同拼中国梦’课堂上举起自己手绘的地图,在‘指尖非遗’活动中完成第一件虽然稚嫩却充满诚意的作品时,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无比值得。”一位支教团成员深有感触地说。

川农力量首次集结,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彝乡
据悉,这是四川农业大学在峨边彝族自治县这一全新支教服务地的首次实践。参与活动的八名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背景优势,将川农大的特色与青年的智慧巧妙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中。从科普知识的讲解到艺术素养的熏陶,从思维能力的训练到动手实践的操作,团队成员都精心筹备、全身心投入,力求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且富有实效。
团峨边县委书记田雨禾亲临活动现场,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感谢:“川农大研支团的同学们带着青春的激情与智慧的火花首次来到峨边,为我们的青少年带来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你们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求知、爱国、奋进的种子。希望未来能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为峨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结营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展望未来,川农大研支团成员们将带着本次活动的宝贵经验和深厚情谊,正式进驻峨边民族中学和峨边县街小学,开启为期一学年的支教服务。他们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耕三尺讲台,将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融入日常教学,为峨边基础教育的沃土持续注入川农智慧与青春力量,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