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名师赋能育新人 ——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强国行”系列活动纪实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统一部署,由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教工第二支部牵头,联动多个支部与教研室,于近期成功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高水平、广覆盖的教育服务活动,生动描绘了一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
支部联动齐发力,全民健身掀热潮
9月19日,由体育学院教工第二、第三党支部和操舞教研室联合承办的全国健身瑜伽公益活动在我校拉开帷幕。学院党委书记何群、相关教师及本硕学生共120余人积极参与。何群书记在致辞中强调,体育人要主动肩负起推广科学健身、服务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将专业所学奉献于“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在专业指导下舒展身心,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健康素-养,更以青春活力感染了周边社区群众。这场公益活动是支部组织力向社会服务力延伸的有力证明,参与学生自豪地表示:“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未来体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党建业务双融合,名师赋能育英才
热潮未退,智识接力。9月20日,一场高水平的“我与名师面对面暨学科教学论专题讲座”接续上演。活动由教工二支部与课程教学论教研室精心策划,特邀全国知名体育教育专家、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陈志山老师,为学院本硕学生带来了题为《技术一+“Z”技术+融合体能+运动情境教学范式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学院副院长杨成伟、体育课程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张晓林、重庆南岸区体育教研员陈建明、部分党员教师毕业优秀校友和300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陈志山老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一线经验,系统阐释了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的结构化设计,并通过生动的现场演示,将前沿的“四维教学范式”化为可感可知的教学策略。讲座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了“精准滴灌”:为本科生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为研究生提供科研与创新的思路。副院长杨成伟、教研室主任张晓林等老师全程参与并组织研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研讨、师生成长的同频共振。
强国建设担使命,培育“领雁式”时代新人
从服务社会的公益实践,到引领专业的学术盛宴,两场活动有机串联,立体展现了体育学院党委领导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不仅是“强国行”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学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模式的成功实践。支部始终坚持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搭建高水平平台,鼓励党员教师争当先锋,将最前沿的理念与最优质的资源引入人才培养体系,为学院“领雁式”高素质体育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
系列活动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普遍认为,活动既有服务社会的“温度”,又有专业引领的“高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下一步,体育学院将继续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重要阵地,持续深化“强国行”主题实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坚实的川师体育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