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征文展示|河北保定:京畿之门,华北明珠

2023-04-30 14:23:22 于芊芊

华北明珠


京畿之门




——非凡十年

我和我的家乡征文展示



家乡的意义,在于牵挂。我的牵挂,便是曾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之誉的保定。保定是座古城,在其间漫步,便可与历史不期而遇。淮军公所、清河道署、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大慈阁、钟楼……一座座地标式建筑,传承着古城记忆,也守护着保定人民。



      而如今,城归何处?这些年来,保定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各项任务越来越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缓慢,绩效考核在全省排在后位。

      居危则思进,落后则思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届保定市委班子接续奋斗,全力打好城市做大、产业做强、生态做美、民生做富四场硬仗,解决了一大批事关人民福祉的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PART.1


城归产业融合发展之处



       保定围绕壮大“7+18+N”产业体系,加快国企民企融合、军民融合、产业链内链间企业融合、产学研用融合,持续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协作的产业生态。保定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产业强基工程,重点围绕优势产业链群实施工业基础能力再造;大力推进强链补链,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链群。

PART.2


城归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保定紧扣“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的定位,扎实推进协同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当前,保定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来的承接疏解机遇,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带来的辐射带动机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引擎带来的临空经济和开放发展机遇,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带来的创新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机遇.


PART.3


城归人民心之所向之处



      近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了保定协同发展的新实践。特别是公共服务由“单向对接”向“主动协同”转变,释放出的民生红利,让保定人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平等的教育资源、更完善的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利好接连而至,保定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保定全力打造“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的林水生态体系,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定聚焦“品质”,精心打造品质生活之城,加快建设品质为先、宜居宜业新保定,让保定成为创新的、智造的、山水的、人才的、文化的保定。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生于长于保定,我可能还没有逛完过这城市的大街小巷,也记不全走过很多次的街道名字;但我却清楚地看到,几年前蒙在眼前的雾霾渐渐散去,家门前的马路越走越宽。这十年来,保定不断发展,变的是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变的是保定人民心中日渐增长的自豪之情。不变的是古莲花池旁那家“糖葫芦王”店前长长的队,不变的是我们那缱绻依恋的家乡情。



文章作者|于芊芊

配图|网络

排版|姚芝吕 陈应娴

审核|潘庆


 

责任编辑:王梓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本文为支部于芊芊同志为支部公众号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