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征文展示|内蒙古赤峰:金戈铁马辽圣地 壮美赤峰映红山

2023-05-31 13:48:23 王梓赫

chì fēng



坐标从未改变


样貌天差异别





非凡十年——我和我的家乡征文展示


金戈铁马辽圣地

壮美赤峰映红山


‎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候,我还是个10岁的孩子,那是我的我并不懂十八大是什么,更不明白许多的政治术语代表着什么。但是我深深的记得,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家乡,迎来了非凡的十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再具体一些呢就是赤峰市的松山区穆家营子镇,既然谈到了我见证的十年家乡之变,那不妨就通过从这小小的一个镇的变化来见微知著。


十年前




十年前,我住在这里。十年前这一片地区都是农村,住的都是平房,这些平房已经投入使用多年,残墙破房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道路都是泥泞不堪,凹凸不平,尤其是在下雨和下雪的时候。各个村子之间的大路也是土路,虽然颠簸程度略减但是车辆路过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由于内蒙古地区属于干旱地区,我们的水资源来源多来自于地下水,储量有限且经常出现供应问题。我和表姐的学校也条件有限,只有最基础的教学设施,连老师都数量打紧,有的时候一位老师要身兼数职,更别提公园,活动室这种娱乐设施了。小时候的我看着电视里的高楼大厦,霓虹灯,商圈,游乐场万分羡慕,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在自己的家门口拥有这些“大城市”的设施,那我一定会非常的开心。而小时候觉得遥远的梦,在十八大召开以后,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渐渐的将其编织成了现实。


十年后




十年后,我依旧住在这里。家乡的坐标从未改变,但是样貌却已经天差地别。在这过去的10年里,我见证了这片养育了我的土地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生机。城市发展好像坐上了中国高铁,以不可阻挡趋势的带着我的家乡向前发展,根据城市规划需要,我们这里的农村都被拆除,我的家乡小镇逐渐变成了城市的又一个中心。



首先出现的便是四通八达的宽阔柏油马路,没有烟尘,没有颠簸,交通变得便利了,投资和建设就从八方而来。在这里,首先是建起了庄严肃穆的松山区区政府大楼,政府大楼门前是数万平米广场,逢年过节这里还会有大型灯笼和各项活动,真真切切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我们从平房搬进了楼房,享受着由政府的出资建设的安置房,享受着现代社会带来的福利。在十八大之后,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大刀阔斧改善农村现状,嘎查村一改过去残墙破房、脏乱泥泞的景象,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大批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显加快。


崇文重教一直是赤峰市的发展特点。由于经济发展的不断向好,从前缺少老师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大量的人才不断涌入各个学校,这些改变不但将高素质的教育引入了我的家乡,更是为每一个追梦的学子们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围绕着政府和学校,无数的住宅楼小区拔地而起,居民也愿意离开曾经拥挤的旧城区,来到这里居住。人逐渐变多,带动着经济的发展不可阻挡,也为公众娱乐商圈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就在2022年,一座万达广场在我儿时居住的那边区域拔地而起,至此赤峰地区拥有两座万达广场,成为除首府呼和浩特以外内蒙古地区唯一一个拥有两座万达广场的城市。

---END---

文章作者|王梓赫

图片|网络

排版|陈应娴

审核|潘庆



责任编辑:陈应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本文为支部王梓赫同志为支部微信公众号征文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