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由重庆市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潘来了”辅导员工作室主办,商务英语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承办的“古语新声”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古语新声”比赛吸引了12位优秀选手齐聚一堂,他们以英语为桥梁,让古老的中华成语在新时代焕发出熠熠生辉的崭新活力。这一活动不仅是教工第一党支部和学生第二党支部共建联建的积极探索,更是传统文化与专业学习创新融合的生动实践,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协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活动开始
本次比赛的评委阵容强大且专业,由商务英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商务英语系主任郑洁老师,商务英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张俊老师,商务英语学院团总支书记、教工第一党支部金晶老师,以及商务英语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潘庆老师共同担任。
活动进行
活动现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在分秒必争的展示时间里,选手们厚积薄发,充分展现自己对中华成语的深刻理解和扎实的英语表达能力。评委老师们秉持着严格且专业的态度,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细致入微的考量与打分,为选手们提供了全面的反馈和专业的指导,助力他们在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1号选手刘嘉慧
刘嘉慧带来了成语“忠贞不渝”。她巧妙地从革命历史切入,讲述无数革命先驱在艰难险阻面前坚守信念,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英勇事迹。她的讲述仿佛一道光,照亮了我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忠贞不渝”依然意义非凡,时刻呼吁我们忠于国家、忠于工作、忠于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职责,像革命先驱们一样坚定不移。
2号选手李承徽
李承徽的发言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时光,深刻阐述“休戚与共”的内涵。从晋国君主姬昌的故土情深,到长征史诗中的军民鱼水情,再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文明对话,这个成语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他用生动故事将“休戚与共”的传承与发扬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家仿若亲身经历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之旅。
3号选手陈江侨
陈江侨通过回顾西楚霸王项羽的巨鹿之战和中国共产党长征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破釜沉舟”精神在古今不同背景下的体现。他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逆境中直面挑战的巨大勇气与坚定决心。如今,“破釜沉舟”已成为激励人心的精神象征,鼓舞我们在困境中勇敢担当使命,努力开创新局面。这股穿越时空的勇气与决心,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
4号选手江晓菲
江晓菲分享了深植于中华文化的“同甘共苦”理念。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中燕昭王与百姓共度难关的故事,是团结一心的典范。在革命时期,这一精神进一步升华,领导人与民众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如今,“同甘共苦”的精神在国内国际舞台持续发光发热,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齐心协力、全球抗疫行动中的携手并肩,都充分展现了这一理念的强大力量。
5号选手任佳欣
任佳欣更是精心准备音乐,生动揭示了“同仇敌忾”背后深厚的文化基因、丰富的历史见证、重要的现代意义及未来价值。她告诉我们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华夏文明血脉中的生存密码。古代农民英勇抗敌、现代洪水救援时的众志成城、航天探索中的齐心协力,都生动体现了“同仇敌忾”的强大力量。她强调,这一精神在新时代不仅未过时,反而焕发出新活力,成为我们共同面对未来挑战的希望火种。
6号选手邵晋一
邵晋一以“衔石填海”的古老寓言为引,讲述了跨越时空的执着与抗争。从重庆山区艰难的“天路”建设,到库布齐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再到当代青年以文化自信为基石的不懈奋斗,无一不展现“精卫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他的发言如同激昂战歌,激励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要以坚定信念为火种,用执着与努力书写胜利篇章。
7号选手金媛媛
金媛媛以“宁死不屈”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她从历史典故到现代实例,全方位展现坚守信念、不畏生死的伟大精神。并且从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深刻阐述“宁死不屈”精神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不良现象和外部压力时,坚守信念,勇于抗争。
8号选手杨佳怡
杨佳怡带来一场关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彩分享。她从历史背景、现代阐释和哲学深度三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一成语的丰富内涵。她的讲述如同一盏明灯,鼓舞大家相信每个人都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只要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就能共同创造积极变革的广阔天地。让我们携手共进,让星星之火燃遍每个角落。
9号选手陈芮
陈芮带领我们回顾“众志成城”的起源《国语·周语下》,并通过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深刻阐述“万众一心,坚不可摧”的核心理念。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众志成城”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抗战时期军民团结御敌、新中国成立之初齐心协力共建家园的壮丽画卷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10号选手杨笑洁
杨笑洁深入解析“前仆后继”的内涵,从唐朝起源到红色文化中的体现,再到当代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全方位展现这一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扬。她强调,“前仆后继”不仅是个人面对挑战的勇气源泉,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前仆后继,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走向繁荣富强。
11号选手杨举聪
杨举聪以“筚路蓝缕”为引,深入探讨这一成语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特殊意义,特别是红军长征期间的艰苦历程。他阐述了长征不仅是地理上的艰难跋涉,更是精神上的巨大磨砺,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指出,“筚路蓝缕”精神在当今时代依然意义重大,鼓励我们在创业、学习、追求个人目标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
12号选手张涵斌
张涵斌深情解读“赤胆忠心”的深刻内涵,从成语出处、历史典故,到家乡红色纪念馆中的革命故事,生动展现忠诚与担当的伟大精神。在个人感悟中,选手表示深受先辈事迹的激励,决心以赤胆忠心对待祖国和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就像是一曲穿越时空的忠诚之歌,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
点评环节
郑洁老师充分肯定了12位选手的精心准备,内容完整且富有深度,但也指出提升空间。针对选手们存在的问题,郑老师给出了实用建议:部分同学上台紧张,一方面要将演讲内容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要多争取上台锻炼的机会;多数同学演讲时缺乏与评委、观众的互动,可通过眼神交流等方式增强互动效果;PPT制作也有待优化,比如添加背景音乐,增强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张俊老师从语言学专业角度指出,在英语表达中,“成语”不能简单用“idiom”对应,首次提到时用“Chinese four character idiom”更能准确传达概念,为同学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和表达提供重要参考。
金晶老师强调,参赛时带着真挚感情用英语讲故事至关重要,同时要注重穿着、仪容仪表等细节,这些会从整体上提升个人形象和表现力。
颁奖环节
一等奖:任佳欣
二等奖:张涵斌、杨佳怡
三等奖:邵晋一、陈芮、杨举聪
让我们向这些优秀选手表示热烈祝贺!他们用精彩表现赢得荣誉,也激励着每一位同学在追求知识、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总结
随着活动逐渐步入尾声,潘庆老师进行了全面且深情的总结发言。她首先对所有参赛同学的热情参与表示衷心感谢,更特别鼓励未获奖的同学,不要因一次的结果而气馁。同时,潘老师也以专业的视角,客观地指出了部分同学在比赛中暴露的问题。她指出,本次比赛是一次极具意义的创新探索,将专业学习与党史学习紧密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了全新的成长路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虽然充满挑战,但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而言,却是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一步。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都是一次宝贵的历练,都在为未来的发展积累经验,更是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智慧。通过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来演绎成语故事,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壁垒,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路径。比赛虽已结束,但文化传播的使命永不停歇。愿同学们继续以英语为媒,以成语为舟,在世界舞台上勇敢传递中国声音,让中华文明的光芒照亮更远的地方,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