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教工党支部 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报告(四)

2021-01-18 18:35:26

(二)“德、技”双驱形成党建育人新模式

为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突出强化党的领导作用,形成党建引领下的育人工作新模式,培育期内,支部按照“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探索完善了党建+教育的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不断进行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用党建统领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党组织建设与职业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最终形成了“德、技”双轴驱动的党建育人新模式。

1、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构建“五维一体、四阶递进”德育体系

以现有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融入丰富的党建文化资源,突出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从“课程、活动、环境、平台、考核”五个维度开展德育工作研究,在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下,以“一体两翼”式课程体系、“成就体验”型教学活动、“春风化雨”般环境浸润,“开放共享”式学习平台,“知行一体”的考核机制为途径,形成“认知、养成、提升、助行”四阶递进的思政培养链,研究构建党建引领下"五维一体、四阶递进" 的德育体系,达到“润智、润德、润心、润行” 的德育目标。

22 “五维一体、四阶递进”德育体系

搭建以思政必修课为主体,思政特色选修课、思政融入专业课即课程思政双翼互补的课程体系。开设思政第二课堂,利用论坛、讲坛、演讲、青马工程、五心工程等将主题性活动与综合性活动相结合,发挥党建共建基地实践功能,搭建“教育+实践”的活动模式。营造宣传、学习、文化、实践四个环境,让学生在长期熏陶下自我完成“看、感、悟、行”四步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借助网络技术优势,通过微课、慕课、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到梦空间等形式搭建“开放共享”式学习实践平台,运用契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渐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考核方式,通过知识性、过程性、发展性、成果性多元考核取代一卷式期末考试,建立“知行一体”的考核机制。

德育体系搭建中通过将党建文化资源融入各个环节切实发挥党建教育引领作用,从党建资源整合用力,延展德育教育内容,不断拓展思政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让德育变得有思想、有色彩、有温度、有效果,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切实推动德育工作改革创新。

2、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基本思想,构建“四性四化”技能培养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这是职业教育基本思想,而职业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就要把育人作为根本目的,牢牢把握职教思想性,才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也能促进更好地就业。另外,职业教育的培养既不同于普通大学本科又有区别于一般的技能培训,既要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知识的储备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更加强调知识的灵活和应用,满足就业岗位要求,做到素质高、技术好、能力强、潜力足。针对这些要求并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四性四化”互相嵌入互补互促的职业教育技能培养体系。

23 “四性四化”技能培养体系

“四性”为思想性、针对性、实践性、发展性。思想性是指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要时刻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将丰富的党建文化资源融入到专业技能教学中,通过思想引导实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使学生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知识、懂技能、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双高”人才。针对性是指技能培养要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倾向,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教育支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得到激发,都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实践性是指利用产教融合契机,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使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和岗位技能要求相结合。协调实训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考核,使学生真正忙起来用起来,迅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发展性是指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岗位能力为主兼具一岗多能的专业技能。将核心岗位技能与岗位延展性技能浓缩在一起,增强跨岗位的知识、技能联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化”为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终身化。打造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专业技术与企业需求的统一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实质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水平。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借助网络丰富的课程资源,推动线上+线下移动学习方式,不断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推进技能教育标准化建设。在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框架内,联合行业、企业,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专业技能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推进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为学生技能培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搭建终身化学习平台。在终身化学习理念下探索建立学分银行。整合优化职业院校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建立面向社会大众,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学分银行”。学分的积累作为个人学历提升、技能鉴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推动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互认与转换,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四全育人”拓展党建育人新途径

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研究基础上,融合“全课程”的育人理念,进一步研究四全育人途径。

24 “四全”育人途径

全员育人指要覆盖参与教育的每一名师生,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引导作用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动全体任课教师承担价值观教育引导职责,教育学生的同时通过不断改进课程的教学方法,使专业课里专业知识部分与课程思政部分有机结合,教师不断成长为“双带头人”,最终逐渐建立新型的党团引领、校企互补、教学相长、师生共育、协同协力的全员育人机制。全过程育人指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既有知识技能传授又有以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思政元素的渗透,不卡阶段、不限年级、融入育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指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各方资源协同育人,利用课程、活动、环境、岗位等育人渠道,将价值观引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贯穿到各个空间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其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自身知行统一。全课程育人指打破学科、专业、理论界限壁垒,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根据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整合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价值观系列课程、职业素养课等各门课程,融入思想政治资源,建立起完整、系统、具体、全面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从每门课程中汲取思想力量、锻炼技术技能、提升职业素质。  

与以往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相比,“四全”育人增加了一个“全课程”育人。通过开设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等四位一体的全课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四全”育人途径既是对“三全”育人的补充和丰富, 更是对“三全”育人的强化。它是通过实现主体维度上的“全员育人”、时间维度上的“全程育人”、空间维度上的“全方位育人”以及课程设置维度上的“全课程育人”,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发挥了协同育人作用,共同提升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形成党建引领下的育人工作新模式。德育体系搭建中通过将党建文化资源融入各个环节切实发挥党建教育引领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