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后,为推动教学工作的持续整改,落实高质量师范生培养要求,12月28日下午,由学院举办的“学科建设名家讲堂”在首都师范大学东校区报告厅开讲。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谢维和教授为学院全体教师、部分学生讲授“学程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的取向与思路”。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李敏主持了讲座。
谢维和在分析时代背景及课程改革关键节点的基础上,提出学程建设的三点取向并提出转化的三个方面,包括课程改革成果需要进入中小学课堂、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中;充分发挥小学校长、教师在课堂改革与教学实践中的自主权与积极性。
谢维和基于学科建设的视角,提出学程的含义与要素。他从文献资料中窥探学程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分析学程、课程与课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区别。提出学程建设的四个主要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五个原则:实效性原则、符合质量标准的原则、效率的原则、知识和方法并重的原则、兼顾社会与个人原则。接着阐释学程建设的评价标准,一是哲学,包括社会哲学、教育哲学及学习原理;二是内容,包括内容的确实度、应用度、完备性与重要性、组织;三是活动,活动应具有真实性,体现社会发展变化及社会价值,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他强调学程评价标准作为抓手的重要作用及合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后,谢维和教授对当今学程建设的重点及现实基础提出建议及思考。他认为,重点应放在对各门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精选与结构优化,通过教学逻辑和学习逻辑的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减少课时,通过简约有效的建构和方法用较少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谢维和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考据详实,对持续强化课程、教程、学程“三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初教院三级认证后的持续整改,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