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书香,朗朗书声触动你我心灵;阅读美好,经典好书激荡真挚情感。这个春天,与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党员一起诵读经典,让行动点亮梦想,用声音诠释书香。
第一篇诵读文段
节选自《红岩》
诵读人:弭希安

诵读内容:大家好,我是金融本2102班的弭希安,今天我诵读的内容是《红岩》节选,《红岩》第二十九章。
一阵狂风卷过,寒气阵阵袭来,崛立在签子门边的余新江浑身发冷,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屋瓦上响起了哗哗哗的声音,击打在人的心上。是暴雨?这声音比暴雨更响,更加嘈杂,更加猛烈。“冰雹!”余新江听见有人悄声喊着。他也侧耳细听那屋瓦上的响声,在沉静的寒气里,在劈打屋顶的冰雹急响中,忽然听出一种隆隆的轰鸣。这声音夹杂在冰雹之中,时大时小。余新江渐渐想起,刚才在冰雹之前的狂风呼啸中,似乎也曾听到这种响声,只是不如现在这样清晰,这样接近;因为他专注地观察敌人,所以未曾引起注意。这隆隆的轰鸣,是风雪中的雷声么?余新江暗自猜想着:在这隆冬季节,不该出现雷鸣啊!难道是敌人在爆破工厂,毁灭山城了么?忽然,余新江冰冷的脸上,露出狂喜,他的手心激动得冒出了汗水。他突然一转身,面对着全室的人,眼里不可抑制地涌出滚烫的泪水。
“听!炮声,解放军的炮声!”
似乎证明他估计的正确,耳边又传来一阵春雷般的响声。这声音,这人民翻身的声音,他们已经期待了多少个白天和晚上,当它突然出现的时候,怎不引起强烈的反应。几天以前,和地下党还有联系的时候,他们知道人民解放军已经入川,可是谁能想到,胜利的炮声,今夜就传入耳鼓。
一股强大的力量,猛然从每个人心中升起,立刻汇成了巨大的力量的洪流。
“解放军来了!”
第二篇诵读文段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诵读人:张丹丹

诵读内容:大家好,我是国贸本2101班的张丹丹,今天我诵读的内容是《红星照耀中国》。
每个人的信仰是不同的。但是,信仰一个政党,加入一个先进的组织,这是人生最高尚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她有光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缅怀过去,牢记先辈沉甸甸的嘱托;面向未来,为党旗续写新的一页。工作虽然很平凡,人生虽然很平淡,但我会把心的琴键擦得锃亮,把生命的音符弹得动听,积极演绎我“娇子人生”的灿烂长虹。
从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他引领着革命的正确方向;从南昌的枪声到巍巍井冈,他壮大着人民的武装力量。宝塔山的晨曦洗掉了风尘,中国大地迸发着星光闪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你在我心中!
党,是你,启明的星光,让我在拼搏中仍紧握方向。党,是你,警醒的钟响,让我在铅华中仍死守心房。党,是你,在我无助漂流中给我一支逆迎风浪的船桨。党,是你,在我失败时仍给我鼓掌,告诉我这叫做成长。
朋友,我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而骄傲,无论是迎着朝阳走进教室,还是披着晚霞离开校园,每当仰望那鲜红的太阳,我心潮激荡,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让我们放声幸福的歌唱;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放飞火红的希望!
第三篇诵读文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诵读人:刘炳阳

诵读内容:大家好,我是金融本2101班的刘炳阳,今天我诵读的内容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筑建。深秋时节,阴雨绵绵。寒冷的雨点浸透衣服,冰冷着肉体。筑路队每天从清早干到深夜。夜里,大家穿着雨水浸透的、污泥浆硬了的衣服躺在水泥地上睡觉,相互用体温来取暖。每天吃的是一磅半像无烟煤一样的黑面包,有时连这也供应不上。奥力克匪帮也不断袭击。共青团员们边战斗,边劳动,到处响彻铁棒和铁锹碰击石头而发出的声音,到处看见在紧张劳动中弯着的脊梁。不久,寒冬来了。人们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奋力劳动,刨开冻硬的土地。只要我们这口气不断,一定要建成这条铁路。朱赫来来到工地,看到这种景象,极为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啊!”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阅读永不停歇,学习永不止步,朗朗书声会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同志们,将会在阅读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继续在阅读中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提高思想水平、文化素养,将党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