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践行全方位课程思政 引领高质量人才培育

发布时间:2025-01-31 21:40:24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系教工一支部注重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中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就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该课程注重小切口巧拓展,以思政引领力带动高质量人才培育。深度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12345课程育人体系,三域融合四维一体,着力培育具有开放包容国际视野、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五有”国贸人。

一、建设基本情况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本课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构建12345课程育人体系,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立足技能育才和立德树人两条主线,注重“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双师双语、以案明理、线上线下、励行树德”四维一体,培育“五有”国贸人,即具有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平等自信的经营理念、守法合规的行为准则、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图片1

1 “国际贸易实务”12345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图

知识目标:掌握进出口业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精外贸业务、懂国际规则;

能力目标:具备国际市场开发、签订完善进出口合同、履行进出口合同、外贸风险防范及处理能力,能精准对接客户、善贸易合规经营;

素质目标:具有外贸职业素养、数字化思维和国际视野,职业适应性强、岗位竞争后势足。

(二)结构与内容

课程对接外贸行业岗位标准,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全国创新创业大赛、“1+X”职业等级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等赛证要求转化为课程内容。服务国家对外贸易战略,体现行业发展新动向,与青岛明月海藻等行业龙头企业、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共建课程。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序化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思政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创设五大学习情境,设计21个任务,细分219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将经世济民、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风险意识、现代法治等思政板块融入课程内容,打造立体思政育人格局。

图片2

2 课程内容结构图

二、建设思路与特色

(一)强化思政引领力,构建价值导向体系

“以生为本”体现行动导向,激发学生潜能;“技能育才、立德树人”,两主线塑造卓越工匠;“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业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创业能力;学校与行业企业同向同行,协同教学提升职业适应性,科研与教育教学相辅相成,顺应数字贸易发展要求,开展学术讨论,丰富数字思政资源,推动课程数字化升级和建设成果转化;“双师双语、以案明理、线上线下、励行树德”,四维发力拓展课程厚度深度,提升课程育人成效,利用现代产业学院、外贸逐梦工坊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营造真实业务环境、浸润企业文化,实现工学交替、强化业务、提升素质,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五有”国贸人,以卓越能力服务国家高质量对外开放,担当国际新使命,促进全球经贸合作,展现中国风采。

(二)融合思政引领力,创新专业教学资源

1.5T教学遵循教学规律,提升教学品质

构建5TThinking-Takingin-Testing-Training-Trending)教学逻辑,思学测练拓逐层递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图片3

3 课程5T教学逻辑示意图

思考启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化系统学习课程内容,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测试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确保学习效果实践训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拓展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趋势,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情境带入、紧扣主题、N点切入”打造思政育人资源

双师双语,资源丰富;以案明理,探讨真案例、解决真问题;线上线下,数据监测多样、动态追溯融入赛证;励行树德,发挥榜样力量,立德行强技能。教学情境与思政元素相生相融。将践行经世济民、加强风险防范等多维思政目标多方位融入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环节,提升育人成效。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培育个人文明;以时事政治为切入点,践行经世济民;以法规惯例为切入点,提高法律意识;以贸易环境为切入点,培养国际视野;以国家利益为切入点,永葆家国情怀;以红色资源为切入点传承红色精神;以风险案例为切入点,加强风险防范。

(三)提升思政引领力,促进知行合一实践

梳理两环节三阶段五模块,线上线下两环节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任务递进能力递升,五模块循序渐进,行动导向多元互动。

图片4

4 两环节三阶段五模块课程实施示意图

1.课前自学自测

查看双语任务导学单,学习课程视频,完成自测;根据导学动画开展小组讨论完成报告;教师通过大数据监测,调整教学设计。

2.课堂巩固强化

自学反馈分组展示成果,同学帮组间互动,教师适时引导;情境创设企业真实业务引出本课新知,提示业务常见误区;知识强化讨论主题案例,总结梳理知识点思维导图清晰结构化解难点;成果上传平台,企业专家点评,择优展示;能力提升,业务案例实战,注重内外贸一体化;业务竞擂台比拼业务总结复盘学生接龙总结要点,组间查漏补缺,综合评价。

3.课后拓展实战

教师发布课程日志,及时复盘;赛证融入;双师业务沙龙,企业项目实践专创融合;学生参与国际贸易摩擦研究项目科教融合

(四)聚焦思政引领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线上+线下、思政+双师、过程+结果+增值,构建综合评价矩阵。基于大数据全程反馈教学成效,两环节多样评价全面覆盖,三阶段梯度考核指标明确,

过程评价50%,线上30%(作业、讨论、实训),线下20%(情景模拟、成果作品、课堂互动);结果评价50%,线上测试10%、线下考试40%。技能大赛、1+X证书、齐鲁工匠、创新创业纳入增值评价,附加占比10%。平台、学生、教师、企业,四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引入思政育人评价指标和岗位考核指标,分层次分阶段梯度考核。

图片5

5 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多元评价图

三、建设成效与推广价值

(一)课程创新特色鲜明,原创资源生动丰富

特色专栏“谈实战、化难点、促实践”。“外贸直播间”企业专栏,企业专家评说业务热点、分享实战经验;“答疑漫课堂”动漫专栏,引入常见理解误区,业务难点迎刃而解;“业务竞擂台”实践专栏,真实业务开单,为企业创收;“致未来贸易工匠”导学专栏,提示贸易风险、强化业务素养。

(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突出

课程好评率100%学生实训完成率提升25%,合作学习参与度提升20%综合成绩提升16%1+X证书”通过率90%以上,学生课程实践真实业务,为企业创收。3年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4项。行业竞赛特等奖30多项,一等奖60105人入选山东省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毕业生创办企业200多家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典型案例”。

(三)师资力量明显加强,示范引领服务社会

生评教名列前茅,基于课程改革主持16项省级课题。主编教材入选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课程引领专业群发展,作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和山东省品牌专业群重点建设课程,先后获评山东省精品课、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山东省一流核心课程。

制定标准带动专业发展。团队多次参与制定全国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标准,牵头制定山东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专家。双语双优推动行业发展。课程与企业内训、业务培训相结合,服务国内4000多家外贸企业;受山东省商务厅委托发布贸易预警,政校行企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双语优势突出,向海外分享“中国经验”。

多方协同、强强联合,打造双语课程,行业契合度高课程全面优化服务定位,育学生、惠企业、助行业誉海外,实现多维赋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际交流。


责任编辑:程炜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系教工一支部注重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