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 思政铸魂——思政教师走进首钢陶楼 探寻百年钢企育人基因

发布时间:2025-05-26 08:42:35

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百年首钢红色基因,将“钢铁报国”“制造强国”思政元素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3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组织全体思政教师前往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钢陶楼参观学习聆听百年首钢发展历程探寻百年钢企育人基因

陶楼1

陶楼1

陶楼之名源自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实业家陶朱公范蠡,其商业成就和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商圣”,首钢人借古喻今,以“陶楼”命名,表达了开创大业的壮志情怀。首钢始建于1919年,不仅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缩影,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工业发展史的重要代表。1958年,首钢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1981年,首钢进行了承包制试点。2005年,首钢积极响应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国家号召,并于2010年完成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整体搬迁,顺利实现从山到海的搬迁和产业技术快速升级,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成为示范和引领。

陶楼2

陶楼2

展览通过实物、视频和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几代首钢人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以及为国富民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展览中的历史照片和实物,让党员们感受到了首钢人立足北京、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推动工业场地复兴发展的决心和勇气。

陶楼5

陶楼5

此次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北京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育人作用的充分体现。思政教师重温中国钢铁工业建设发展历程,深入学习首钢历史,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之旅。又是发掘钢铁育人元素,探索将“钢铁报国”“制造强国”理念,融入思政课的研修之旅。大家纷纷表示,将首钢陶楼的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思政教育教学为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建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传承百年首钢红色基因,将“钢铁报国”“制造强国”等思政元素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