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文创助力乡村非遗,AI设计赋能羽韵新生
——秦式羽粘画非遗传承展示体验活动
2025年6月13日上午,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羽韵新生” 创业团队走进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办了一场精彩的秦式羽粘画非遗传承展示体验活动。产品学院副院长教工支部书记王华杰、产品设计专业课教师及学生齐聚一堂,共同领略传统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精彩报告,畅谈非遗创业理想
活动伊始,宁阳县职业中专“羽韵新生”学生创业团队代表赵文杰同学呈现了精彩的报告。他深入介绍了秦式羽粘画的非遗特色并提出了项目团队的创业理想,期望借助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文创设计领域的深厚功底,探索“设计在工美,制作在乡村,销往全世界” 的共赢合作商业模式。通过这一模式,推动秦式羽粘画的传承与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提高审美趣味,使非遗技艺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AI 赋能,革新非遗传承模式
“羽韵新生” 创业团队积极探索 AI 技术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团队计划借助 AI 高效制作羽粘画文创教程,打造沉浸式数字展厅,批量生产羽粘画便携材料包,突破传统实体店体验的局限,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学习与亲身体验,从而显著扩大羽粘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师生互动,共书非遗合作新篇章
项目导师于仁松在活动中表达了对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衷心感谢。他通过一年的访学研修感受到了工美人出色的产品设计能力和扎实的 AI 技术实践能力,并期望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学习,共同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产品学院副院长王华杰在活动总结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指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鼓励在场师生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优势,学好设计,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行走的非遗 IP”。王院长的寄语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非遗保护与创新的实践中。
此次活动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非遗传承领域的第一次合作与交流。期望两校将在非遗传承领域携手并进,共同助力秦式羽粘画这一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