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前行不忘来时路,机动薪火永相传

2021-06-07 22:35:47 上海交通大学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百年大党谱写了一首壮丽史诗,奏响了一曲磅礴长歌,绘就了一幅恢弘画卷。奋斗百年路,机械动力学院师生在救国兴国强国路上,与党同心,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力量。

筚路蓝缕,开创“机”业

钱学森.jpg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溯源于1913年,在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年代,秉持育人初心,培养“第一等人才”。面对日寇侵略,勇担“国内培养机械人才最高学府”重任,率先增设汽车及航空专业,为我国汽车及航空事业的发展播下了种子。风雨如晦的岁月,一大批著名教授躬耕三尺讲台,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著名科学家及实业界精英,为振兴中华作出了重要贡献。

赤子丹心,救国图强

图片1_副本.jpg

抗战军兴、民族危难,一批批爱国英勇斗士不断涌现。投笔从戎、抗日烈士杨大雄,航空报国、蓝天追梦黄志千,以笔代戈、新闻巨子杨潮,铮铮傲骨、革命斗士杨世恺,交大地下党支部书记仇启琴,党总支书记俞宗瑞、庄绪良,轰动全国的学生自驾火车晋京请愿…机械系学子自强不息,弦歌不辍,以青春和热血书写报国壮志。

东方破晓,与国同行

王希季.jpg

顾诵芬.jpg

黎明驱走黑暗,中华民族进入历史新纪元,师生、校友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科研和教育事业,两弹一星功臣王希季,冲破阻挠,东归祖国;“歼八之父”顾诵芬不忘初心,奔赴东北;陈大燮、史维祥等优秀教师响应“西迁”,与国同行。师生顾大局,讲奉献,开拓奋进,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发展奉献了智慧和力量。

勇创第一,科研报国

微信图片_20210517151446.jpg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之际,机械系科师生参与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中国第一台自动扶梯,中国第一台6米液压龙门刨床,中国第一台万吨轮“东风号”8800马力主机,中国第一艘大型自卸式运煤船…师生大力弘扬科研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科教兴国,创新发展

1988nian.jpg

1988年,朱镕基参观“上海一号”机器人

改革开放春风起,机械系率先在国内进行一级学科办学改革,荣膺国家首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积极投入祖国的建设中。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机械系、动力系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阿依-24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研究、潜艇噪声振动控制设计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一号”弧焊机器人填补了上海市工业机器人的空白;一条自主开发轿车活塞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我国轿车工业深层次国产化新路;CIMS应用示范工程助力上海市先进制造技术和支柱产业发展;参与创办浙江上虞风机厂,走出了一条节能低噪声风机和冷却塔国产化之路。

国际视野,兴学强国

微信图片_20210430182308.jpg

2000年,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建签字仪式

世纪之交,机械工程学院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开创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先河。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强强合并,成立了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搬迁闵行校区,拓展办学空间,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向世界一流学院跨越式发展。

立足中国,世界盛誉

QS.jpg

20210428151754_副本.jpg

20191112 学院学子再获“挑战杯”特等奖_副本.jpg

现如今,学院先后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机械工程学科连续三次位居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之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位列A档,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持续攀升,位列第19。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历届均获评),近4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4次大学生科创顶级赛事“挑战杯”特等奖…一项项荣誉见证了学院发展的奋进足迹。

1-学院楼宇_副本.jpg

栉风沐雨百年路,弦歌不辍奏华章!面向新时代,学院以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院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开展面向国际前沿的学术探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育重大科研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奋斗百年路,机械动力学院师生在救国兴国强国路上,与党同心,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