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举办云端“四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022-09-11 15:48:19
陈思妍
字号【
大
中
小
】
6月19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举办“四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教工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全体师生党员参加学习。
此次党课以线上会议直播的形式展开。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冬汉教授为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开展了题为《从人类全球化历程认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的主题党课,党课由学院党委书记何洪武主持。
丁冬汉教授以人类全球化进程为时间线,详细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国内的现状。丁老师指出,人类全球化的发端最早要追溯到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人类第一次,严格来说是欧洲人第一次开始用全球的视角看世界,也是人类殖民化进程的开端。当时明朝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是禁止民间贸易、只允许官方贸易的体系,郑和下西洋即属官方贸易。中国此时在世界上并不落后,经济上还是处于世界前列。
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全球化是由英国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机器逐渐开始广泛使用,历史上这个时代被称为“机器时代”。清朝建立后,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上与明朝相比更是变本加厉。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动地卷入了全球化浪潮。但中国在毫无工业基础,对现代先进科技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国门洞开,无法保证关税自主。19世纪60年代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期间,我国可以说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被动地实现逐步开放。接着,以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为特征,人类的第三次大规模全球化拉开序幕。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面临着两种战略抉择:一是在美苏两大阵营中间骑墙;二是倒向一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从1972年开始大规模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依旧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外资进入国内,因此新中国还谈不上大规模融入全球化。
20世纪80年代初,以经济特区为标志,新中国开始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1992年至今,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其最根本的标志是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前人类已然进入了以信息产业作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诸多领域的发展水平皆处于世界前列。
丁老师继而指出,从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可见,改革开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成功也是有条件的,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要有保障,也需要好的时代机遇。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每一位党员的必修课。此次专题党课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能让我们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工作干劲,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斗争精神,扛起时代担当!
责任编辑:陈思妍 张庆
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举办“四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教工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全体师生党员参加学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