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利:十六载悠悠援疆路 话丹心难忘石大情

2021-11-30 11:05:17 张海洋

“张金利教授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为石河子大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努力促进了我校化学化工学科的跨越发展,同意该同志通过终期考核并推荐为优秀。在此感谢张金利教授及天津大学为支援我校建设发展所贡献的巨大力量。”

2021年3月,张金利完成在石河子大学的工作任务后,石河子大学考核组在其终期考核会议上给予这样的评价。

从参与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科研合作,到成为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担任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援疆16年,来自天津大学的援疆干部张金利成为大家眼中可亲又敬佩的“石大人”。

石河子大学乃至兵团的第二个“973计划”项目、第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第一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第一个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张金利带领着石大团队在援疆路上交上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学科援建瞄准兵团发展

2005年,教育部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时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助理的张金利跟随学院领导到石河子大学进行调研,被兵团人的奉献精神所打动。围绕天津大学“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张金利开始思考并调研兵团产业和石河子大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时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的张金利与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挂职的石河子大学代斌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我觉得石河子大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有很多的事可以一起去做”,他随即与学校在各方面开始了紧密的合作。

281e4a74-89e2-4534-ac2d-a213de8367ac.png

2008年,针对兵团支柱产业氯碱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张金利走访了新疆天业集团等多家氯碱化工企业,发现汞催化剂的污染太大,弊端很多,对我国氯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无汞催化剂的研发势在必行。

随即,他和代斌整合了天津大学与石河子大学的力量,开始进行国家“973”项目的前期预研工作,在石河子大学进行了反应装置的设计搭建和无汞催化剂的预研。由于前期研究基础打得好,2011年,石河子大学获批了有史以来的第二个“973计划”项目“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的高效、节能、减排科学基础”,资助经费3500万元。这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个国家“973计划”项目,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兵团首次通过产学研结合形式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新的重大突破。

石河子大学是该项目的第一承担单位,张金利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整合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重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的研究力量,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协同创新合力推动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张金利和代斌还组建了兵团第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研究团队。针对汞的全球污染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140多个国家签署并通过了“国际水俣公约”,要求至2025年淘汰使用氯化汞催化剂的工艺。石河子大学的研究无疑引领了国内乙炔法氯乙烯清洁生产过程中无汞催化剂研发的热潮,大大提升了石河子大学的知名度。

2015年,“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研究团队通过教育部的验收,被评为“优秀”并获得滚动支持。2020年,张金利主持组建了“兵团氯碱化工特聘专家团队”。 

平台建设主动超前谋划 

2014年,受中组部委托,张金利教授正式作为国家第八批援疆干部担任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全面主持学院工作。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判断着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

“今后各个学校的学科发展将会更加迅速,学科评估也将会更加严格,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提早布局。”在学院的学科发展讨论会上,他与同事们积极沟通想法。

为了给教职工开拓思路和眼界,张金利积极推进化学化工学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多次组织学术及学科建设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讲座报告,邀请专家学者为化学化工学科的发展把脉。

张金利提出,无论是科研实验室还是本科教学实验室,都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家一流,并与国际接轨。针对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张金利组织相关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参观交流,学习高水平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他自己也走遍了全院实验室,指导改造工作。

741f703e-f43e-44ac-88cd-bd8cb2671ea1.jpg

经过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全体师生的努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功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了国家评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先后2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得了兵团基地建设项目的资助。

2017年,张金利被评为“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先进个人”,2018年,以张金利为团队负责人的“石河子大学新疆优势资源化工利用教师团队”,成为首批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兵团唯一。 

张金利是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十分热爱并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来到石河子大学后,他主动到学院教科办要求排课,参与主干课教学,经常坐到学院教师的课堂,指导教师授课,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

针对化学化工学科学生外出实习难的问题,他大胆提出“建设自己的校内实践基地,让学生首先在校内基地实习,然后在有限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去工厂进行深入学习。”经过领导班子的协商,他联系设计施工单位改造升级了校内实践实习基地,为大三和大四学生的认知实习和实践实习提供了场所,也极大地增强了化学化工学院承办实践大赛的能力。

他还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每周组织研究生开展头脑风暴和课题进展讨论,指导本科生参加化工设计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将自己在无汞催化剂、高剪切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入本科实践教学中。

张金利还有针对性地协调组织教师到高水平学校交流学习,按照OBE理念,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创新教学模式,推进以问题为导向,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推进复合式考试方式的改革,逐步从考核学习成绩为主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积极推进专业、教材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了工程案例式的教学体系。

在张金利的鼓励下,他所指导的本科实践大赛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所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多篇硕士论文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2018年,以石河子大学为参加单位申报的项目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石河子大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突破。 

科学研究注重团队建设 

张金利经常给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在团队建设中,他根据大家的专业特长,为每个人找到适合的课题方向,分工明确,合力作用明显。由他组建的氯碱化工清洁生产和产品高值化团队目前国内外知名,并推动了化工学科开拓过程强化、硅材料等科研新方向。

张金利特别关注国家产业发展和调整,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工作布局下,他提出要加快兵团支柱氯碱产业和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中和贡献新疆力量,并为打造兵团两个千亿产业而奋斗。

165d5d0b-f36d-44d9-8a84-a7e3d65e14c2.jpg

他积极带领团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每次出差回来,都召集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将所见所闻以及领域前沿进展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聊聊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群策群力找到解决办法。他每次都认真记录,隔一段时间询问执行和进展情况,确定下一步计划。

在张金利看来,青年教师都是刚经过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系统锻炼,思维较为活跃,是最有创新能力的主力军。他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各种学术会上推荐青年教师作大会报告,向专家们推介青年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疆外专家与本校青年教师一对一的帮扶关系。

在张金利的带领下,团队近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总经费5000余万元;以石河子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和接收SCI收录论文360余篇,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兵团科技进步奖、兵团自然科学奖、兵团科学技术合作奖等;申请专利50余件,获得授权20余件。

引进绿洲学者等高水平人才10余人,培养兵团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创新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为我校和兵团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9年,张金利获得了“石河子大学建校70周年突出贡献70人奖”,这是一个他认为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奖项。

责任编辑:王秀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十六载悠悠援疆路 话丹心难忘石大情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