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5党建模式之五维融合发展

2022-09-27 16:17:49 刘训臣

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领航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作用的基础上,铁道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将党建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科研服务、文化育人相融合,实现五维融合发展

支部党建工作五维融合发展.jpg

1 支部党建工作五维融合发展

1)党建与专业建设相融合,助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党支部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2019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群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B档立项建设。专业群围绕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雄安新区智慧交通建设,聚焦新基建,服务轨道交通工程向信息化、工业化、智能化融合的智能建造产业高端发展,以特色强势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为核心,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为骨干,工程测量技术、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为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持续提升专业群内涵和国际化办学水平,成为全国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高地。

2019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国家级骨干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群立项为河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和河北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骨干专业群20192021年,党支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团队获批牵头制定、修订国家职业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2)党建与课程改革相融合,课程思政示范引领

党支部党员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依托西柏坡、塔元庄等思政课教学基地,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红色教育为主题,从理论讲授、实践体验和网络融入三个维度入手,实施精准教学,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注重过程考核,探索增值评价,构建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2019年,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看升级改进支持项目2021《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等2门课程获评首届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速铁路工程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以学生为主体,依托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群资源库、MOOC平台、职教云SPOC等优质教学资源,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还原真实企业现场施工氛围,模拟施工,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案例法、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备、讲、练、考、评五阶段全面实施信息化教学,实现由虚拟到实践、由校内到校外专业知识线上学习+技术技能线下实践的教学模式。

3)党建与师资培养相融合,打造国家级教学团队

党支部重视党员师资队伍建设,2019年,轨道交通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国家级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河北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18年,基地成功入围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集中培训机构项目,承担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项目、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项目和创新项目共3个项目类别。近几年,承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大类指导教师集中培训项目——“土木建筑类培训,培训教师1736人日;承担河北省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类国家级培训项目,培训教师336人日;河北省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国家级培训项目,培训教师840人日;河北高职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培训成员280人日、网络研修280人日。

与中铁二十局集团、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石家庄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人力资源和先进仪器设备,开展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筑材料工程培训基地获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铁道工程技术等专业获批专科层次成人高等教育基地、石家庄轨道交通生产性实训基地被评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根据河北省地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需要,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年培训量17691人日;年招生继续教育学员400多人。2021年铁道工程技术教学团队获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0年被评为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鼓励教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教育教学改革成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经过不懈努力,支部教师团队在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了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近五年,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铁道科技奖二等奖2项,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1项。

4)党建与科研服务相融合,产教融合成果显著

党支部坚持党建指导科研服务,依托河北省土木建筑职教集团、河北省建筑结构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发挥院士引领的教师创新团队的科研技术服务能力,针对企业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遇到的实际问题,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支部教师团队结合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凝练方向,形成了工程试验与检测、工程施工控制、工程临时结构设计与检算等方向的技术服务与科技研发团队。近五年,完成纵向课题30余项,其中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项;横向课题100余项,课题到款额1100余万元,效果显著。党支部党员发表40余篇科研论文,论文质量较高,其中7SCI论文,E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20篇。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党支部党员科研能力强,担任多家铁路施工企业的技术专家,成立学校桥梁大师工作室,团队由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组成。依托名师工作室,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增强专业师资水平、引领专业建设、助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增强服务行业企业能力。将建筑信息模型等1+X证书制度考核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并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鸿业科技、迈达斯(MIDAS)、斯维尔、新奔腾等多家单位开展技术服务,为中铁十八局集团、中铁二十局集团等多家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服务。

5)党建与文化育人相融合,构建特色育人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建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传承三魂(军魂、路魂、燕赵魂)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坚守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与时俱进的专业精神,弘扬爱生奉献、创新实干、团结拼搏的职业精神,践行铁路工匠精神,实施三全育人,并将三魂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支部党员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勇担培养铁路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命。铁道工程系教师党支部推荐案例《铁路蜘蛛侠孟荣:在梦想的轨道上奔驰》和《用铁道兵精神培育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两个案例在教育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入选,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网站刊发。

责任编辑:郑云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五维融合:支部党建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科研服务、文化育人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