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行”案例分享 | 党建引领筑铁魂,铁路先锋育匠才
党建引领筑铁魂,铁路先锋育匠才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实践
一、支部背景与行动定位
1.支部特色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铁道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为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4年10月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单位。支部共有38名党员教师,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6%,博士占比31%,双师素质教师占比10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50%以上。支部书记由学院十佳教师标兵、中国铁路总公司“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张向东担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小组长全部由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中青年博士、骨干专业教师担任(组织结构见图1),从人员配置上实现双带头人的培养、 强化党建和业务的融合。支部团队覆盖高速铁路建设、轨道智能检测、铁路安全等领域,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河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支部成员刘训臣教授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名师培养对象。
2.行动定位
聚焦“教育强国”“交通强国”战略,打造“党建+铁路特色”育人品牌,服务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升级与乡村振兴需求。
二、实施路径与创新举措
1. 党建+互联互通,联学联建引领“强国行”
⑴开展联学联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教师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铁建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地方铁路事业发展中心、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石家庄工务段南桥梁车间等数十家单位积极开展联学联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享全国党建样板支部优秀经验,共享党建资源,推动党建工作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助力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效。
⑵打造精品党课,培育红色接班人
教师党支部围绕党建工作实际,积极建设高速铁路课程思政系统,着力打造精品党课。党支部书记张向东为铁道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精心开发了“坚定理想信念 奉献无悔青春”专题党课,党课分为坚定理想、坚守信仰,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肩负重任、奉献青春等四个部分。截止目前,共举办3期限培训,参训学生262人。
2. 党建+教育服务,聚焦教育强国发展战略
⑴ 送教入疆,强国有我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组织优质资源对口支援新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精神,推进新时代兵、地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教师支部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送教入疆,强国有我”专项行动。
地隧党小组长李少丽介绍了铁道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的建设情况,以“1435党建体系赋能专业建设”为题作专题报告,分享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与创新举措。
在疆期间,铁道工程系教师党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程。同时还与学院教师就“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内容与学院教师进行交流,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与见解。
⑵ 教随产出,校企同行
教师支部习淑娟主讲的《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课程,入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第37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教材”优秀案例,并在泉州市黎明职业大学报告厅作了题为《“专业课+专业英语”助力学生海外发展》的专题报告。习老师向兄弟院校介绍了《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历程,重点介绍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情况,课程在“汉语桥”线上交流活动及菲律宾天佑学院的应用。报告为兄弟院校围绕“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推动职教“出海”步伐,服务高质量教育开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⑶ 课程思政,教书育人
2024年10月18日,教师党支部杜立峰老师在铁路行指委举办的2024年度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铁道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上,做了筑思想之基,引服务交通强国之路—“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课程”的说课展示。全力打造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思想认同的“大思政课”。
3. 党建+科技赋能,技术创新服务重大项目
依托河北省桥隧工程施工智能控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桥隧智慧建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组建“高铁智造党员攻坚队”。与中铁十六局集团、中铁十八局集团、中国铁建云南投资公司等单位就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卡脖子”难题,开展技术攻关,立项横向课题6项,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自“强国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到款额69.5万元。与中铁九局集团等企业联合研发的轨道板生产核心工序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攻克了 CRTS Ⅲ型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生产核心工序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在线自动优化,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党建+实践育人,传承铁道兵精神、工匠精神
⑴传承“三魂文化”
“军魂”传承血脉,“路魂”夯实归属,“燕赵魂”滋养成长,共同构成独具特色的“三魂”文化育人体系。
秉承“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军魂。学院的前身是铁道兵工程学院,历经34年的军校生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 的铁道兵精神已深深融入师生血液。将铁道兵精神融入支部党建及教学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的优良品质。
融入“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路魂。铁路相关专业与铁路建设行业一脉相承、血肉相连。支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铁路行业文化融入支部党建及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文化对接,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行业归属感。
传承“红色哺育、爱国情怀”的燕赵魂。植根燕赵大地,燕赵文化蕴含的诚信忠义、勤勉务实等优秀品质浸润着石铁学子,燕赵大地承载的西柏坡精神等爱国情怀激励着铁道工程系师生。燕赵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成为党支部开展文化育人的不竭源泉,滋养着师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
⑵共建“红色轨道工作站”
教师党支部与中国铁路北京局、兰州局、乌鲁木齐青藏局集团公司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国家重点铁路工程技术服务,累计完成轨道检测、病害整治等实操项目47项。与中铁十八局集团等铁路施工企业,联合开展现场工程师教学项目。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通过泛雅超星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双师互融、双向培养、双向助力,协同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共同开展专业领域前沿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研发,助力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⑶“党员先锋岗”实训育人
在高速铁路仿真实训中心、轨道探伤实训中心设立党员责任区,要求教师党员“教学+生产”双示范。强国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指导学生获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结构无损检测(高职组)学生技能大赛A类,获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竞赛学生技能大赛B类,获国赛二等奖1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赛项决赛(高职组)》学生技能大赛B类,获国赛三等奖1项。
三、经验启示
1. 坚守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任何事业,只有坚守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历尽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的发展成长,靠崇高的理想,靠正确的方向,靠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靠牢记为学生未来努力的方向。没有理想信念的前提,没有初心使命的加持,自顾自在封闭的圈子里自我精英化,永远做不好、走不远。牢记党员身份,牢记教育使命。我们不能以教授、博士等专业或主任、处长等行政以及其他身份凌驾于党员身份之上,不能以业务工作为借口影响党建工作,这是对党员干部、全体教师的共同要求。
2. 培养融合思维和成果导向思维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组织建设”。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需要组织,而且希望这个组织积极向上蓬勃发展,能成为他生活工作上的支持者,精神上的归属地,乐于和这个组织的人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成长,以这个组织为荣,也身负责任为这个组织添砖加瓦。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者,首先我们自己得研究,教师党支部的内涵和建设要求是什么,其成员的个性特点和各自诉求是什么。对高校教师来说,就是对“知识”和“教学”的兴趣,通过参访、调查、讨论来阐明、总结知识,继而向学生和社会人士传播、传承知识及其间的精神要义。沿着这个思路,对于高校教师这样一个高知群体来说,完全可以“寓党建于日常业务”的方式,引出各种理论学习和党日活动主题,可以是关于党史的、依法治国的、文化传承的、思政育人的、乡村振兴的、社会治理的等等。深度参与的人越多,组织越有活力,其学习和实践也越有深度和意义。此外,牢固树立成果导向的理念,反向设计自己的工作,以避免自己被琐事所淹没。最简单的成果,就是品牌化、项目化、课题化。做党建,就做样板支部,如同做专业就做品牌专业,做课程就做精品课程一样。以成果导向反向设计工作,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更具价值和意义。
四、推广价值
1. 适用场景
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铁路企业共建支部,区域振兴重点帮扶地区。
2. 案例亮点
以“铁路强国”使命引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闭环生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