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系教工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河北省“课程思政”与党建研究协同创新的号召,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审美塑造、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以党建课题研究为引领,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艺术教学与实践,构建“以研促教、以美育人”的特色发展模式。2024年,艺术设计系教师申报的《高校艺术教育中思政元素的角色与实践——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和《高职艺术教育中思政基因的融入研究——从大学生审美塑造谈起》两项课题成功获批河北省党建研究课题,标志着“艺术+思政”融合育人模式取得重要突破。
一、党建引领,课题研究深化艺术思政融合
艺术设计系教工党支部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获批的两项省级党建课题为契机,组建“艺术+思政”跨学科研究团队,聚焦“文化自信”和“审美塑造”两大核心,探索艺术教育中思政元素的创新表达方式。形成《在高职艺术教育中融合思政基因传统文化是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关于高校艺术教育中思政元素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等研究成果,为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课程思政,艺术教学浸润文化自信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艺术设计系教工党支部以“党建+专业建设”双融双促为抓手,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基于课题调研结果,课题组成员结合艺术设计系的专业特点,构建了“三维一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三维”即专业知识维度、思政教育维度和审美能力维度,通过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平台搭建,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在教学模式上,创新采用“情境浸润式”教学法,例如在平面设计课程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让学生在设计红色文化海报、宣传册和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红色精神内涵,提升文化自信;在室内设计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设计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审美塑造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三、实践育人,艺术创作服务社会需求
为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艺术设计系师生党员先锋队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课题研究成果,艺术设计系创新开展“艺术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师生团队深入革命老区,为平山、赞皇等地打造红色主题文化景观,通过墙绘艺术再现革命历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为特色农产品设计系列包装,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在社区美育方面,组织师生赴固营村开展“艺术启蒙计划”,通过共建美育教育实践基地、艺术课堂互动创作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审美认知,激发创造潜能,实现美育教育从理论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化提升。这些实践既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实践场域,也彰显了艺术服务社会的专业价值。
党建课题是艺术设计系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结出的硕果,更是推动艺术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展望未来,艺术设计系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全力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效。同时,积极总结经验,着力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党建与教育融合模式,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