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巡游邂逅千年浪漫,非遗星河点亮青春——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组织鱼灯巡游活动

当夜幕轻吻商师,非遗星河漫溯千年
2025年4月28日晚,夜空被一盏盏手作鱼灯点亮,汉服飘袂、古乐萦绕,一场以青春为名的文化之约在此启幕。从【行方楼】启程,巡游队伍途经文秀山、智圆楼、汉梁楼、三商楼,将非遗之美与校园浪漫完美交织。
鱼灯跃动,匠心与传承共舞





学子匠心:60余盏鱼灯由《走进非遗——那些车马慢的手作》课程学生亲手绘制,鲤鱼灯的娇俏美丽、海豚灯的俏皮活泼、元宝灯的喜庆盈盈、水母灯的轻盈灵动、狐狸灯的精致绝美……每一盏都藏着指尖的温度与创意的火花。
非遗传承:商丘鱼灯非遗传承人王站老师携巨型龙鱼灯、青龙鱼灯惊艳亮相,张菁菁老师设计的“海豹兔鱼灯”更获王老师盛赞:“这盏灯,会游进非遗的未来!”
汉服翩跹,古今对话的诗意画卷



人文学院汉韵雅仪社团在指导老师孙佳、社长李佳琰的鼎力支持下,倾情提供二十余套汉服,动画专业黄思宇、张晓玉、王欣冉、孟小涵、胥梦涵等同学妙手妆造,让参与者化身“画中仙”。当鱼灯与广袖齐飞,商师的亭台楼阁间,尽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的诗意。
古乐绕梁,光影共舞的沉浸剧场


音乐学院张云峰老师精选《青玉案·元夕》为巡游配乐,古韵悠扬间,鱼灯如星河坠落。三商楼“鱼跃龙门”表演处,汉服学子执灯起舞,裙摆飞扬,象征着对学业有成、人生腾达的美好期许,恰似“一夜鱼龙舞”的盛景重现。
光影定格:专业团队记录盛况




艺术设计学院摄影团队高紫茵、路金泰、柴竹超、刘莹、王文君等与信息技术学院无人机小组张珂、赵冰倩通力协作,用镜头为非遗存档。
全民共舞,非遗在笑声中传承




巡游所至,欢呼声起——
小朋友追着鱼灯奔跑,围观群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连宿管阿姨都笑问:“这灯能挂宿舍门口吗?”
校团委与李杰老师贴心设置“群众PU分”,让文化传承与校园生活双向奔赴。
学院领导全程护航,让安全与浪漫同行。


“欢迎来商丘!我们在商师摸鱼~”
当巡游终章在“我爱商师”灯牌前定格,我们喊出心声:
“让非遗更有趣,让非遗来到你身边!”
——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商师青年的承诺。

致谢青春:
2025春《走进非遗》全体同学,你们以锲而不舍的匠心,让每一盏鱼灯都成为“会呼吸的非遗”。正如张菁菁老师所言:“你们让非遗有了温度,也让自己成了光。”

非遗未央,青春正好
这场巡游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愿我们继续做传统文化的“摸鱼人”,在商丘的沃土上,让非遗如鱼得水,让青春熠熠生辉!
结语:
以热爱为舟,以创新为楫
“让非遗更有趣,让非遗来到你身边!”——这场鱼灯巡游不仅是结课作业的展示,更是商师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告白。

从指尖的温度到星河的璀璨,从课堂的专注到校园的欢腾,我们以“课程+实践”为纽带,让非遗鱼灯从历史长河游向青春舞台。每一盏灯的跃动,是匠心的传承,是创新的火花,更是青年一代对文化使命的担当。

活动虽落幕,但非遗的涟漪已在商师校园荡漾开来——它化作孩童眼中的星光,化作师生心中的火种,化作未来更多可能性的起点。愿我们以今日为舟,载千年文化,驶向更广阔的天地,让非遗在青春的沃土上生生不息,让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永远鲜活!

期待下一次相遇,共赏非遗之美,共谱青春华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