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延安故事丨狱中生活(第八期)

2021-02-19 10:21:46 影视系

红色延安故事丨狱中生活(第八期)

导语: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里铭刻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的感人事迹,孕育了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和民族复兴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十三年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浴火重生,在延安的黄土地上演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传奇,书写了永载史册的辉煌胜利。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任时光荏苒,红色延安的故事永远熠熠生辉。让我们一起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文化。

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行事的,你想了解共产党的活动,必须先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是适应中国的需要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起来的。”

共产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肩负着创造历史的光荣使命。它有千万人作为后盾,一个人倒下,无数人奋起,后继者定会一天天增加,直到最后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

这两段铿锵有力的论述不是某个大学教授的讲稿,而是王若飞在绥远高等法院受审时与法官的对话。寥寥数语,王若飞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既显示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更体现了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

王若飞1896年10月11日出生于贵州安顺一个地主家庭。这个男婴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惊喜,曾祖父颤巍巍地翻阅了《康照字典》之后,给他取名运笙,号继仁。王若飞小时候深得曾祖父喜爱,生活优裕,无忧无虑。然而,他5岁那年,疼爱他的曾祖父去世,庶祖母将他的父亲逐出家门,他的生活从此变得不幸。童年的遭遇,使他变得倔强而沉默,也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反抗压迫、坚强不屈的种子。王若飞7岁那年,他的二舅父、贵州著名教育家黄齐生到安顺来看望他们一家,当见到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母子三人时,黄齐生不禁潸然泪下,决心将王若飞带到贵阳。1905年,年满8岁的王若飞进入贵阳达德学校小学预备班学习。王若飞因从小身心健康受到摧残,刚开始的时候学习跟不上,比同年龄的孩子差一大截。但是在舅父黄齐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教育下,逐渐步入正轨,变得聪明好学,品学兼优。王若飞阅读大量书籍,当读到《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被花木兰代父从军、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所感染,遂改名王度,字若飞。

微信图片_20210219101550.png

王若飞与家人在延安

王若飞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在法国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一起组建了“中共旅欧支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为革命,从事过宣传、组织、统战、军事、少数民族、外交等工作。在日本、法国、苏联留学期间,他从爱国激进民主主义者蜕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信仰马克思主义。

在延安工作时,王若飞作为陕北公学的特聘教授,在该校创办开学之际,他在《欧北公学》纪念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欢迎全国青年学生到延安来学习抗战知识》的文章。极富感染力地写道:“现在已不是读死书的时候了。而且敌人的炮火,正向着一切文化教育机关轰炸。也不容他们有安静读书的可能。”他号召年轻人跑到民众中间,去做唤起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的工作。王若飞口才好、文采好,在延安写了许多著名的文章,内容涉及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土地政策、民主政权建设。他还参与起草了《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作出重要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219101702.png

王若飞

王若飞生活简朴,经常穿着补了又补的棉衣棉裤;他工作勤奋,一心扑在革命上;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肯钻研,想得多,看得深。对任何问题在未考虑成熟之前,不轻易提出,很慎重,很负责”。王若飞稳重内敛,才华横溢,得到了大家“有才有德、无私无畏”的称赞。这一切都源于他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更源于五年多的牢狱生活对他的考验和磨炼。牢狱生活见证了王若飞“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1931年11月,王若飞在包头工作期间,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从此开始了五年零七个月的监狱生活。王若飞在狱中始终坚持斗争:面对敌人,他气宇轩昂;面对死亡,他大义凛然;面对革命,他豪情万丈;面对未来,他信心百倍。敌人为了从他口中得到地下党的活动线索,实施了各种残酷手段,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而王若飞始终视死如归,毫不屈服。 

王若飞被抓后的第二天,敌人拿着从他嘴里掏出来的文件开始审问王若飞。王若飞坚定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来此组织蒙古族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敌人没想到审讯工作开始得如此顺利,但结果却令他们失望,因为当他们想知道文件上其他人的相关信息时,王若飞却说:“你们只能抓住我一个人,至于想知道我们同志的真实姓名和住址那是妄想!”一天深夜,敌人全副武装,闯进王若飞的囚室,拿枪对准他,咋咋呼呼地说:“只要你说一个‘招’字,马上就开庭;你说一个‘不’字,马上送你上西天!”王若飞大义凛然地说:“你们这帮混蛋,我昨晚都已经说了,现在还啰嗦什么?我再重复一遍,‘招’字早就从我的字典中抠掉了!”敌人气急败坏地把他拉到包头市北边的空地上,哗啦哗啦地推枪上膛,用八支黑洞洞的步枪齐刷刷地对着他,假装要枪毙他,并对他说:“这是最后的时刻,人生在世,就这样完了吗?再给你几分钟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王若飞面对此情此景,挺挺胸膛,斩钉截铁地说道:“用不着考虑,开枪吧。”夜色漆黑,在死一样的沉寂中双方僵持着,十多分钟过去了,敌人还是没有开枪。王若飞明白了,敌人在吓唬他,想让他屈服,于是他又义正辞严地训斥敌人:“你们想用死来恫吓我,让我出卖自己的同志,这套把戏对共产党人来说,是没有用的。”敌人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把他押回监狱。

微信图片_20210219101743.png

泰安客栈:王若飞1931年在包头开展地下工作时居住和被捕的地方

敌人看见枪吓不倒王若飞,武斗不行改文斗,开始在法庭上审判王若飞。令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法庭变成了王若飞揭露国民党的罪恶与黑暗,宣扬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的战场。王若飞不怕敌人的枪口,也不怕敌人的法庭,更不怕敌人的监狱。在监狱中,王若飞始终坚持革命工作,他每被移换一处监狱都能迅速成立起党小组,开展写作、宣传、教育着狱友、组织绝食、改善饭菜、锻炼身体等多种形式的斗争活动,始终保持着乐观的革命精神,并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狱友、影响着狱友。

王若飞是一位革命者,但也有知识分子的侠骨柔情。在狱中时,他从自己的内衬上撕下一块白布,给自己的妻子李培芝写了一封诀别信:“别了,培芝,我们在红旗下聚齐,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却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你伸出双手,迎接我们的胜利吧。”抚养他长大、教育他成人的舅父黄齐生先生前去绥远监狱探望他,希望能疏通关系把他救出来。身处狱中的王若飞身体消瘦、满面胡须,拖着沉重的脚镣,但他目光坚毅,语气坚定地对自己的舅父说:“舅舅,请您放心,我的行为洁白无瑕,我所做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是争取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事业。他们逮捕我,就是因为我和人民站在一起。”黄老先生问他:万一不幸,遗体何归?”王若飞答道:“一火了之。如果有幸,可葬于大青山昭君墓侧。”黄齐生为他忠于信仰、坚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决心赴死的态度感到心痛,他背着王若飞花了20 元钱,在大青山给王若飞买了一块墓地,以了外甥的“遗愿”。

微信图片_20210219101827.png

当时的归绥监狱

五年多的牢狱生活。王若飞始终坚持锻炼身体。他自创了一套室内体操,天天坚持练习,每次都要练到大汗淋漓才罢休。狱友见此,不解地问他:干吗锻炼身体?是不是还想多坐几年牢?王若飞则说:“锻炼身体,为的是增加革命的本钱,为了出去以后更好地为党工作,相信我,革命定会成功。王若飞的斗争与坚持最终赢得了胜利,1937年5月终于跨出了监狱的大门,呼吸上了自由的空气,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工作中去了。

今天,王若飞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坚贞不屈,忠于信仰的精神却穿透了历史的久远、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新的时代仍然向人们展示着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与坚定忠诚的理想信念,仍然展现着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王若飞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源于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性认同,源于他对解放军、中国人民的无限热情,更源于他为了革命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执笔人:王志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链接:《红色延安的故事》丛书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编写的一套系列丛书。丛书一共分为“理想信念篇”“求真务实篇”“联系群众篇”“艰苦奋斗篇”和“清正廉洁篇”5个分册。本书精心选择编写了延安时期老辈革命家和老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方面的30个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了他们在民族危亡关头和人民解放事业中英勇奋斗、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阐释了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崇高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这些故事是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张敏 王通 张少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