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暑期,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启智润心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吴中区甪直镇澄北村,开展了一场以“乡愈·全龄行动”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紧扣“全龄服务”和“文化康养”两大核心主题,探索构建多元融合、共享互助的乡村康养新场景,为校企社协同打造“全龄友好型乡村”注入青春力量。
为了保证活动的科学性与精准性,由苏州农职院风景园林与园林技术专业师生、企业导师及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在调研环节引入“空间测绘+需求热力图”方法,累计完成有效问卷60余份、5km²空间测绘及多场景影像记录,涵盖服务体验、心理感受、家庭参与度等指标,基于此形成了“三维诊断模型”,让服务供给和乡村需求得以精准匹配,为后续完善“全龄友好”乡村服务体系提供了可靠依据。
走进澄北村党群服务驿站,活动室化身“家庭场”,团队带来的精彩绘本导读《爸爸带我逛园林》拉开活动序幕,园艺疗法教师带领孩子们共建“椰壳花园”,从认知植物到亲手种植,寓教于乐,疗愈身心。剪纸、拼贴、绘画等手工活动融合了非遗元素与童趣创意,在团队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下,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着传统文化与自然教育的交织。
小会议室里的“银龄场”则安静温馨。不同于单纯陪伴,这里融入了团队专业化的园艺疗法与记忆疗愈环节:老人们在志愿者引导下回忆往昔生活场景,用植物与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表达情感;专业老师指导他们通过简单的种植和手工训练手眼协调,提升心理愉悦与认知活力。“这样的活动不仅好玩,还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课堂和村庄。”一位退休老教师由衷感叹。
通过实践,团队探索出“志愿服务+专业赋能+文化植入”的新路径,为乡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样的活动真正把健康、文化和关怀送到家门口,村民很喜欢,也希望能长期开展。”村委会负责人评价道。
未来,“启智润心”团队将持续深耕全龄康养疗愈项目,凭借学校专业优势,以“全龄康养疗愈”为核心,面向儿童、家庭、老年群体,依托在线精品课程与园艺疗法实践成果,拓展城乡社区服务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推动全龄友好型社区与康养乡村建设,用青春实践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苏农方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