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号召,通过夯实“四教育”抓手,即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全方位教育服务。教研室于3月17日正式发布"金课熔炉"思政教学设计磨课活动方案。3月26日下午,自动化教研室启动首轮磨课活动,聚焦专业课程思政设计,通过"实战化说课+同行问诊"形式,对四门课程展开精细化打磨。教研室副主任李娜及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活动既是对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对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度探索。
在历时两小时的磨课活动中,四位主讲教师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各展所长。赵张飞老师以《电机与拖动》课程为例,通过"三维动画拆解电机结构+工程案例库"的创新组合,将抽象电磁场理论转化为可视化工程场景。其设计的"故障诊疗式"实验项目,不仅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更融入工匠精神与团队协作的思政元素,获同行教师点赞。
张贵林老师针对《创新就业指导》课程特点,引入"企业导师进课堂"的混编教学模式,展示校企合作开发的5个创新实战模块。通过"企业命题+学生攻关+成果转化"闭环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实战能力,同时融入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教育。
李娜老师对《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进行生活化重构,运用"胎心监测信号分析""音乐信号合成"等案例,将傅里叶变换等复杂算法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现场演示的MATLAB实时仿真系统,不仅引发技术讨论,更引导学生关注技术背后的伦理与社会价值。
郭凯老师在《自动控制原理》说课中提出"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展示其设计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贯穿式项目。该项目将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智能算法有机串联,形成"理论-仿真-实战"全链条教学闭环,同时融入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教育。
李娜在总结中表示,"金课熔炉"活动既是教学技艺的切磋平台,更是教学改革的孵化器。教研室将建立"双周磨课"制度,通过"课程组初磨-教研室复磨-学院终磨"的三级打磨机制,重点培育3-5门省级一流课程。同时创新实施"金课熔炉积分制",将磨课表现纳入教学设计大赛评价体系,配套设立课程创新基金支持优秀改革方案落地。
据悉,该系列活动将持续至学期末,后续将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课程开展专题打磨。通过"设计-实践-反思-迭代"的螺旋式提升,推动专业核心课程向"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全面看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此次"金课熔炉"思政教学设计磨课活动,不仅推动了课程内容的创新,更实现了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