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天津城建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7-19 10:49:22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文惠民”“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党支部以《志愿天津》课程为支撑,以志愿服务实践为抓手,以志愿育人为落脚点,将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筑牢支部坚强战斗堡垒,当好教书育人领路人,做好社会服务排头兵,努力实现支部建设和教育服务、实践育人的同频共振。  

 一、强化党建联建 志愿服务谱新篇

党支部现有党员10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高级政工师1人。先后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高建华工作室、五好党支部、创最佳党日活动等荣誉。党支部凝心聚力,每位党员都是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一是以教育管理提升党性修养,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思想认知。支部定期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觉悟社纪念馆、天津博物馆、天津规划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育党员红色基因,带领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为以志愿服务社会,以志愿服务立德树人打牢思想基础。二是扎实开展支部联学联建,扩展志愿服务“朋友圈”。党支部先后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功能性党支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天津市南开区云阳里社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等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工作落地落实。此外,积极与学生支部开展共建,调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党支部先后与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青年志愿者管理中心等对接,引领学生群体走入社会大课堂,不断提升党支部志愿育人的能力与成效。在党建联建过程中,党支部与共建支部之间就如何推动思政课教师高质量服务社区与残疾人事业,就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联学共建中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

图片1

  二、教育服务显实效 五育融合树新人

 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优势,以课程建设为纽带提升志愿育人服务质效。第一,以志愿精神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螺旋式上升。党支部以天津市学校师生为对象,通过与中小学开展集体备课、组成教学科研团队等形式,就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将志愿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价值贯穿其中,先后与天津市崇化中学、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等学校对接,助力开展志愿活动。第二,将传统文化推广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党支部教师携古琴艺术等非遗项目走进育婴里第四小学、西青区社区指导中心等,带领同学们在琴音中触摸文明脉络,感受非遗的温度,不断扩展自己社会服务的范围与内涵。第三,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提升学生热爱城市、服务人民的情怀。支定制天津红色文化研学路线,开展“大思政课”实践行活动,学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老师携手带领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共计1800余人次奔赴天津博物馆、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天津规划展览馆、天津工法建筑展览馆、天开高教科创园、南开医院等6个深刻展现天津城市发展脉络的特色场馆,共同探寻津沽大地得天独厚的灿烂文化、了解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感知津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动,为大学生服务城市发展,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奠定思想基石。第四,以网络育人提升社会服务影响力。“城”不欺我的马老师网络思政平台推出103期视频传播天津历史文化,提升网络育人成效。作品《马老师的毕业寄语》点赞量破1.2万,评论247条,收藏1044个,转发431次。《纸鸢传匠心 非遗正当红——天津“风筝魏”》被《光明日报》转载报道。

图片2

图片3

     三、实践育人结硕果 知行合一育英才

 党支部推进“志愿天津”品牌建设,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服务对象,联动社会资源,培训志愿者。第一,党支部牵头开设《志愿天津》课程。党支部与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天津市盲人协会、天津市肢残人协会等机构共同参与打造的特色思政课程,不仅将助残志愿服务从“经验传授”升级为“专业培养”,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新生力量。今后,课程将以专业化、精准化、可持续化为重点,整合助残资源、联动多方力量、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思政育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等,努力构建多元协同的公益生态,以志愿微光点亮城市温度。从一堂选修课努力向一个公益生态扩展,《志愿天津》正在以专业与温度,努力书写着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天津答卷”。第二,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党支部先后组织参与了“触摸红色印记 聆听时代声音”盲人节海河健步行、“触摸红色印记 聆听伟人声音”周邓纪念馆无障碍体验活动、中途失明自主互助康复训练项目、京津冀冰雪视障儿童冰雪冬令营活动、天津红色场馆无障碍体验等系列活动、《焚城》电影无障碍观影活动、《哪吒之魔童闹海》无障碍观影活动、检爱互残 让爱无碍—天津市检察院无障碍体验活动、承担“星火传声 自强乐章”第十六届天津市残疾人歌唱比赛等志愿服务活动,并荣获优秀组织奖。第三,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志愿服务活动共有上百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不仅是付出者,更是收获者,很多同学表示“希望以后自己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温暖他人也提高自己”。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荣获天津市“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我身边的文明故事”讲述大赛一等奖、天津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党支部书记高建华获评2024年度天津市“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展现的新作为新风采,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贡献天城大力量。

图片4

图片5



责任编辑:高建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支部以志愿服务实践为抓手,以志愿育人为落脚点,将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筑牢支部坚强战斗堡垒。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