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程思政”抓融入,环境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开展课堂思想教学实践

2021-01-18 19:23: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此,在坚持教学为基的同时,要在教学工作中挖掘用好各门课程思政元素,实践课堂思政教学。

2018年底,环境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教师申报了上海市高校课堂思政项目“城市水环境治理课程链建设”,围绕《环境管理与法规》、《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毕业实习》等本科生课程,从系统工程论、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社会实践等环节,围绕教学与社会实践,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切入点,讲授城市水环境治理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担当和生态文明意识。项目负责人为党支部书记尹海龙教授,项目参与人包括支部副书记赵文涛副教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主讲杨殿海教授等骨干教师。

2019年3月新学期伊始,尹海龙老师为参加环境工程毕业实习的2015级本科毕业生进行首堂思政课程讲解—我国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包括中国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中国城市重污染河道治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中国城市河道污染成因的分析、中国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总体技术需求等内容,讲解内容有机融合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相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阐述国情。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录制了《我国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的中文教学视频,便于后续更多的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此外,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结合社会实践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组相关教师还在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环节,增加了对水污染防治形势的思考和国情分析,有机融入了课堂思政元素。

党支部书记尹海龙进行课堂思政授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环境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开展课堂思想教学实践。要在教学工作中挖掘用好各门课程思政元素。实践课堂思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