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改革开放先锋人物:学习改革开放先锋榜样(二十一

2021-03-01 10:33:59 周道毅

“四史”学习|改革开放先锋人物:学习改革开放先锋榜样,持续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二十一)

人物介绍

包起帆,男,汉族,中共党员,1951年2月出生,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原技术中心主任。他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的缩影。研发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推进了港口装卸机械化,被誉为“抓斗大王”。参与开辟了上海港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参与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积极推进了我国首套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散矿装卸设备系统的研发,领衔制定了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40年来带领团队技术创新,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巴黎、日内瓦等国际发明展金奖36项。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事迹及贡献

1996年,包起帆开通了我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从零开始,迄今中国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5800万标准箱,其创新举措引发了中国内贸水运工艺的重大变革,成为同行公认的开拓者。2004年5月,他和同事们发明的《上海港集装箱智能化管理创新技术》等项目在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一举获得三枚金牌,这在巴黎国际发明展近百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负责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五期等大型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并成为多项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的领头人。2005年,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06年5月,在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他获得4项金奖,成为105年来一次获得该展会奖项最多的人。2009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任命他负责领导工作组编写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航运界在领衔制定国际标准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他是中共十四大至十七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他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曾三次获国家发明奖,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十三次获部、省级科技奖,十七次在巴黎、日内瓦、美国等国际发明展览上获金奖。其科技成果及产品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还批量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国家创造4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在工程建设上,他提出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公共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间无缝隙物流配送新模式,实现了一条岸线同时供公共码头、钢厂和电厂灰场共用的方案,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码头建设的优秀典范,此举得到了国际工程界的充分肯定和褒奖。为此2009年他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这是我国工程界首次获此殊荣。2011年初包起帆从上海港务集团副总裁职位上卸任,正式走上大学讲坛,与郑伟安一起,共同受聘担任了华东师范大学新成立的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双院长之职,同时又受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行将致力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最迫切的课题研究,培养关键技术人才,探索产学研联合发展新路。2011年12月1日,包起帆领军发明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上升为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编号ISO 18186。这是自我国1978年开始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以来,在物流、物联网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最终上升为国际标准的典范。2018年4月,包起帆老师参加百度百科和渔书主办的大学生环保阅读节公益发布会,在现场同样也表达出自己对环保阅读的理解,并分享了其在阅读的帮助下获得了多项科技研究成果和荣誉的经历。


心得体会

包起帆满怀激情,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投入到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程中来,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勤于创新、孜孜不倦,勇于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闫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包起帆,男,汉族,中共党员,1951年2月出生,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原技术中心主任。他是伴随改革开放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