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四溢,情牵中马——天津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的“宕梦日记”

2024-09-04 15:51:11 药学院

这些饱含真情的日记片段,来自天大的这位马来西亚女孩!

“百年梨树下长者们的笑容与方言故事,教会我倾听与尊重……” 

“我愿成为中马友谊的桥梁,以所学所感,为理川镇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

她热情洋溢,真切感受着乡村振兴的脉搏,在中国这片沃土上书写着留学生的“宕梦”故事。

这些日记片段的主人便是来自天津大学药学院的马来西亚女孩李炫萱。这位即将步入大四的学子,自踏入天津大学药学院起,便一直勤奋刻苦,加权成绩专业排名第一。一直以来,她都对中华传统文化与发展很感兴趣,想亲身前往中国西部地区,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中马文化交流与传承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夏天,她加入了天津大学药学院“宕梦药乡”实践队,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队友们一同走进“千年药乡”宕昌,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宕梦药乡”实践队不仅聚集了药学、医学、智算、建筑等多专业的“能人异士”,还汇聚了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天大学子。同时还与理学院的“与‘理’共‘宕’”实践队、建筑学院的“友爱相伴”实践队等开展跨地区合作,共同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希望与梦想。

合作共建,助力孩童梦想

“教学,不能停留于课堂之上。”这是实践队教学组共同的教学理念。在这个“火热”的暑假,实践队跨越地理界限,以线上线下双模式,在全国各地开展特色支教课程。

在课堂上,实践队成员们用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话语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以“走近细胞”为代表的专业知识科普课,为孩子们描绘了生物世界的美丽画卷,让孩子们在绚丽的色彩中学习到了生命之美;以“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为代表的实验课,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和动手能力,在有趣的实验中发掘中草药的奥秘;以“一封有温度的家书”为代表的思政引领课与“大爱沉沉祥万家”主题宣讲,将天大先生张太雷与沈家祥院士的伟大精神,用生动而富有温度的话语,传递给孩子们……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勇于质疑,以天大人的精神和责任担当引领孩子们茁壮成长。

除了课堂教学外,“宕梦药乡”实践队还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助学体系。我们建立了“线上助学资源库”,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桎梏,让天大学子的教学热情凝聚而成的课程,插上翅膀,飞跃山川河流,呈现在每一双求知的眼睛前。“资源库”涵盖课程类型广泛,除了专业科普课程,还包括了艺术美学、生命科学、传统文化、学科交叉、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海量资源,“互联网+教学”模式级线上线下全方位教学累计覆盖500人以上,让孩子们真正实现兴趣引领、自由学习,为乡村教育的春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炫萱在日记中说:“这是一段挑战与温情并存的线上旅程,这段经历跨越国界却连接着我与这些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孩子们的心灵,看到他们纯真的笑容与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更加迫切地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想到线下去感受他们家乡土地的温度与脉搏,让爱与知识的光芒得以远播。”

多维调研,把握经济脉搏

恰逢这次线下实践,炫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宕梦药乡”实践队,她兴奋地说:“一想到即将一睹千年药乡的风采,我的心中便无比激动。”在本次实践中,炫萱担任了调研组的工作,为了把握中医药产业现状,她与其他实践队员在宕昌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入调研。

宕昌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各类中药材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宕昌县理川镇也被誉为“千年药乡”。当地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草药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良,如何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如何把“药材”变“药财”,是我们实践队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实践队员在天津大学药学院李霞教授带领下,走进苏都村中草药种植基地和大寨村乡村振兴产业园,调研中草药资源和中药产业发展和销售现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找寻找“天大方案”。为解决中草药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李霞教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当地中草药资源优势,着手高附加值的足浴包和药膳包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参与的足浴包项目已带来销售额达20万元以上。在理川镇政府,炫萱与实践队成员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访,调研了当地中草药产品的开发和电商销售现状,宕昌县理川镇政府的劳务专干赵翠霞为大家介绍了理川镇中草药产业的发展现状,理川镇各村均种植中草药,而特色产品则以黄芪茶为主,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通过直播销售黄芪茶等特色产品,给理川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炫萱第一次现场看到直播间直播的场景,在日记中她写道:“在直播间现场,我听到了许多熟悉的中草药知识,那是上课时老师曾教会我的,而有一些知识我还不甚了解,需要我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或许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他们的一员,将自己所学传播给更多老百姓。”

调研路上,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对本地的中草药产品了解且喜爱,还有热心的大爷“反客为主”,化身“老师”向调研组成员介绍每一种草药。在与近100名当地居民的采访交谈中,炫萱深切了解到当地百姓们的需求和期望,她总是认真倾听每一位村民的发言并做好记录,在她的“宕梦日记”中,我们仿佛真切地看到了那片土地,更看到炫萱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的热爱与赞美。

随后,实践队员根据调研内容和结果,为药膳包的研究和开发助力,炫萱期待,在不久的能有更多的中医药产品投入市场,为理川中医药产业赋予新的活力。

中马情牵,助燃长征火种

了解宕昌,需深入其经济脉络,更需触及其精神灵魂。炫萱跟着实践队走遍了宕昌所有“红色足迹”,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腊子口遗址、贺龙元帅故居……她意识到,原来宕昌人蓬勃的生活热情,是源于长征时留下的革命火种。这一次丰富多彩的宕昌之行让炫萱百感交集,她迫切地想要为这片红色土地做些什么。她意识到,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不仅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缅怀,也是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份责任。这是她的愿望,也是全体实践队成员共同的愿望。同时,她也感慨,原来自己课堂上的知识真的可以化为财富,帮助一片片朴实的土地与那土地上的人民。怀着憧憬,她将“宕梦药乡”实践队理川之行的调研成果凝结成一篇篇“宕梦日记”,诉说着青年们的“天大担当”,她将学习更多专业知识,迈着更加坚定的步伐,贡献自己的“天大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炫萱的足迹还未结束

天大人正开启新的征程

“宕梦药乡”牵头开展药膳实验室研究

建立“线上助学资源库”

……

乡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可为

他们的青年故事,仍在路上

3.png




责任编辑:李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药香四溢,情牵中马——天津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的“宕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