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9日,天津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楠、学工办主任、团委副书记徐泰民与6名学生党员赴冀鲁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研学,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等形式,在红色热土上感悟思想伟力,锤炼党性修养。
河北正定塔元庄村,总书记三次考察的乡村振兴标杆。从“半城郊型”经济到“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转型,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3200万元,人均收入3.5万元,走出“村企共建、数字赋能”新路径,诠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真谛。踏足塔元庄,目睹“半城郊型”经济从理念到现实的跨越,深刻感悟到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要求。农业智慧化、养老市场化、文旅融合化的创新模式,让支部成员们更坚定“以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
作为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要地,济南战役纪念馆以铭记“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辉煌战史为使命,系统陈列战役指挥文书、战士遗物、历史影像及攻城场景复原,全景式展现1948年华东野战军以“勇敢加技术”突破城防的壮阔画卷。馆内“攻城与阻援”双线叙事、多媒体沙盘推演与烈士手迹陈列,生动诠释人民军队以少胜多的战术智慧与“为解放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为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构筑了不可替代的精神殿堂。7月8日,支部成员走进这座解放战争转折的红色圣地。弹孔密布的城墙与多媒体攻城场景交织,斑驳的指挥文书、战士家书与器械,无声讲述着华东野战军“勇敢加技术”的战术智慧。沉浸式展陈中,成员们触摸“为解放献身”的铮铮铁骨,更读懂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如何铸就新中国基石——每一处弹痕皆是历史丰碑,每一件遗物皆是精神火炬,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征程。
走进济南解放阁,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斑驳的城墙、陈列的战报与武器,生动再现了1948年济南战役“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壮阔场景。成员们深刻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先烈为镜,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参观,让支部成员对“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筑牢了科技报国、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7月9日,党支部走进山东临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追寻铁军精神的红色根脉。斑驳的司令部旧址、泛黄的历史文献与战士使用过的武器,生动再现了1938年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峥嵘岁月。成员们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铁军精神为镜,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担当,在科技强军、创新报国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此次调研,让支部成员对“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进一步筑牢了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理想信念。
为期三天的红色研学实践党日活动,学生党员们循着历史足迹,在塔元村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于解放阁触摸革命精神的丰碑,在济南战役纪念馆聆听人民战争的雄浑史诗,到新四军军部旧址追寻铁军精神的永恒光芒。这次沉浸式学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血脉是刻录初心的基因图谱,更是青年党员砥砺前行的精神路标。站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交汇点,我们将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指引,把田间地头的奋斗故事转化为科研报国的创新动力,让解放阁的烽火记忆化作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用新四军“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铸就新时代青年的钢筋铁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红色答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