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药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5-09-30 08:42:09 药学院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由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李霞教授团队主持的《中草药种植与文化传承实践》课程成功入选,实现了我校在社会实践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上的重大突破。自2021年开设以来,该课程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专业实践与文化传承,依托“百草园”校级示范基地,以及校外的天津泰达绿化科技集团劳动教育基地、天士力医药集团劳动教育基地、甘肃宕昌社会实践基地等,构建了从“田间地头”到“服务人民健康”的全链条实践教学体系,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乡村振兴”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中草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对坚定文化自信、服务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本课程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需求,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认知与价值共育”的理念,通过模块化实践设计,有效解决了以往社会实践课程系统性弱、延续性差的痛点,构建了“课堂讲授—基地实践—成果展示—反馈优化”四阶一体的闭环教学模式。课程强调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中草药种植、采收、加工及文创产品开发等全流程实践,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成果,如宕昌县中药文化地图和“丝路说”足浴包等产品,真正以“小实践”筑牢“大情怀”,取得显著育人实效。

通过开放式考核与多维评价机制,课程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创造力,形成可持续的教学质量提升循环。作为一门跨校通识课,该课程荣获天津市高校劳动教育大赛最高奖,并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学习人数已近十万人次,受到光明网等十余家媒体的广泛报道。新华网特别称赞其构建了课内外贯通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深切体验到将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获得感。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本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截至目前,药学院已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药物科学基础化学》(线下课程)和《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药效学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此外,学院还拥有多门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以及全国药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


此次课程的成功入选,不仅是对课程团队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学院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的融合创新,持续提升教学品质与育人成效,为构建高水平药学教育体系注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李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天津大学药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