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进行了系统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指路引航、举旗定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造就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明了努力方向。作为公安院校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干部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坚持党对公安高等教育的绝对领导,落实党中央深化高等教育和公安改革部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强警、人才兴警,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现代警务人才,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身为公安院校教师,要坚持眼中有光,给学生讲好对党忠诚的课。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始终需要一盏指明灯,指引他们在正确道路上成长。公安教师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理念,将培育锻造“四个铁一般”的津门公安铁军作为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将忠诚教育摆在首位,以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大钊烈士纪念室育人作用,以天津公安英模、学校优秀校友为榜样、为目标,给学生讲好对党忠诚的课,教育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身为公安院校教师,要坚持口中有情,让学生守好服务人民的心。新时代公安院校教师,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的嘱托牢记于心,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体验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授课和灵活生动的互动,把家国情怀根植到学生心灵当中,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社会实践“大思政课”中,牢记感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各项公安为民服务中,不断滋养亲民、爱民、护民、为民的初心,架好服务人民的“连心桥”,当好心系百姓的“贴心人”。
身为公安院校教师,要坚持手中有道,教学生拿好执法公正的尺。执法公正既是全部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更是衡量公安工作的一把尺,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思政育人工作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率先在全国公安院校中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辅导员也在日常思政育人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运用法律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树立尊法、崇法、敬法、守法意识观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规范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则底线,教育学生在今后各项公安工作中,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到公平正义。
身为公安院校教师,要坚持心中有纪,为学生系好纪律严明的扣。习近平总书记曾以“系扣子”作比,勉励广大青年迈好人生第一步,对于公安院校学生而言,警务化训练、警务化管理、警务化规范都是纪律要求、都是纪律规范,目的在于从警之初就要让学生,系好纪律严明的扣子,迈好警察人生的步子。特别是在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过程中,更是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规矩意识和纪律养成。校园中随处可见“二人成行、三人成列”,“步伐整齐、口号嘹亮”成为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整齐划一”的内务、“横纵成线”的桌椅、“干净笔挺”的警服都是培养学生自觉守规矩、养成好习惯的良好载体和有效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安院校学生,切实养成“讲规矩、有纪律、知敬畏、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够经风雨、拒腐蚀、抵诱惑,始终做到坚守底线,不逾红线,永葆清醒、清廉、清正、清白的人民警察本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