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师企共进:智慧物流“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破茧
在数字经济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营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的科技赋能优势,与中交兴路车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就深化战略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中交兴路作为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简称“货运平台”)的技术支持单位,货运平台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推出,是12吨以上重载货车的国家级监管平台。近年来中交兴路凭借不断深耕与创新,成功构建了以物流“数+”底盘为基础,车联网与云通信、安全风控、数字化运力三大体系为支撑的智慧物流科技中台。该中台为重载货车和半挂牵引车车主提供自动化车辆动态监控、精准信息下发、位置轨迹查询等多项智能化服务,同时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车辆安全监管、交通疏导、舆情监测、行业动态分析等数据支持。此次合作,双方聚焦“物流科技赋能教师能力升级”的核心目标,在数字化运输系统开发、大数据全链路分析、智慧物流技术攻关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通过共建教学案例库、横向课题研究、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体系等举措,着力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新模式。
一、破解转型瓶颈以实战能力重塑师资队伍
针对物流专业教师“产业实践弱、案例教学缺”的痛点,校企依托中交兴路覆盖全国90%重卡车辆的动态数据资源与学院智库优势,建立“教师进企业、专家进课堂”的双向循环机制。通过让教师深度参与物流大数据治理、数字孪生系统开发等企业真实项目,推动教学能力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教师从“理论传授者”向“产教融合者”转型。
二、四大赋能路径构建“双师型”培养体系
一是实战案例库共建。基于中交兴路在重载车辆智能监管、数字化运力、全国商用车辆大数据汇集等领域的标杆示范引领,校企将联合开发“智慧物流全场景教学案例库”,涵盖数据采集标准、算法建模流程、商业价值分析三维度,为教师提供真实产业教学素材。
二是横向课题嵌入式培养。围绕“物流运输大数据资产化”“干线运输碳效评估”等企业真实需求发布横向课题,组建校企混编团队,让教师在课题攻关中掌握前沿技术应用能力。
三是新型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企业技术文档与高校课程资源,联合编写《智慧物流运输运营》等新形态教材,配套开发VR仿真、动态数据看板等教学工具,建设“教、学、训、评”一体化资源库,助力教师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场景。
四是大师工作室协同成长。由企业技术领军人才与营销学院联合申报,校企共建“智慧物流技术大师工作室”,聚焦运输行业数字化标准制定、数字能力实训、产业命题辅导三大模块,系统提升教师的技术转化与教学创新能力。
本次合作创新构建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引领的产教融合新模式,通过系统转化企业技术资源为师资培养要素,既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方案,更通过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了知识生产与产业应用的良性互动,为智慧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构筑起可持续的人才支撑体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