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
财政2102班副班长兼副团支书
经济学类2307班班助
经济学类2205班高数助教
经济学院励学自强社办公室干事

所获荣誉
2021-2022、2022-2023、2023-2024学年天津商业大学校级二等奖奖学金;
2021-2022、2022-2023学年天津商业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
2023-2024年天津商业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1-2022、2023-2024学年天津商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22年9月第五届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仿实验大赛“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竞赛(赛道一)”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022年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
2022年荣获第四届期货电子对抗大赛套利团队全国第八名;
2023年大创国家级立项;
2023年第二届诚信自强之星评选荣获三等奖、励学自强社十佳优干、“最佳助教”等;
2023年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家级铜奖;
2024年第14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
2024年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天津市金奖、国家级银奖;
考取证书: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
竞赛经历与认知
进入大学,全新篇章的开始,大家可能都会处于一腔热血又踌躇迷茫的阶段。我当时就是处于一种想在大学中施展才能却又无从下手的感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发现学校对于学科竞赛以及各大比赛非常重视。经了解,即使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将来的具体打算与规划,但多参加比赛积累经验是一条不会出错的路。大学竞赛与比赛在学术、职业和个人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力提升
(1)深化专业知识:竞赛题目通常超出课程范围,能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专业领域,掌握前沿知识。比赛更是能锻炼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比较常见的有期货投资电子对抗大赛、“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仿实验大赛“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竞赛”、“衡信杯”第十届智慧税务大赛等各类商科专业性比赛。同时,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等基础性学科竞赛对于大家学习能力的提高或是今后升学实践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大赛也极具含金量,对于模型学习和技能培养也是多多益善。
(2)实践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参加比赛,讲究的是知识的学以致用,不仅是课本专业知识,更是实践与综合能力运用的体现。将理论付诸实践、沟通协作、语言组织、大局规划等等都能在比赛中磨练。
(3)创新思维:竞赛鼓励创新,激发大家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大学中会有一类极具创新要求的比赛就是创新创业类大赛,以下三种就是最具含金量的三大比赛,难度较高。

该类比赛的主要比赛形式是撰写计划书,对团队创新意识、集体布局策划等要求较高,同样的,对于大家的成长十分有助力。对于最初想参加创业实践类比赛的同学可按以下顺序更易入门。

2. 升学优势
(1)保研/考研加分:许多高校在保研或考研面试中看重竞赛经历,尤其是国家级或国际级奖项(如“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像在今年考研调剂复试中,西北大学公告中明令提出在同等成绩条件下有“互联网+”、数学建模等比赛获奖情况会优先考虑。
(2)留学申请亮点:竞赛成绩不仅能提升留学申请竞争力,还能丰富自身申请材料、有机会获得推荐信背书等。
3. 职业发展助力
(1)简历突出:名企(如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青睐有竞赛经历的候选人,尤其是技术类岗位等。今年有幸参加了上海奥美的实习面试,当时面试官所问我的问题就是关于当时所获奖的比赛项目与相关问题。由此大家会发现,比赛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hr的注意。
(2)技能认证:某些竞赛(如Kaggle、华为ICT大赛)直接体现专业技能,成为就业“硬通货”。商科专业可能不明显,但也同样适用。
(3)人脉资源:通过竞赛结识行业导师、优秀同龄人,拓展学校和职业网络。在我的参赛经历中结识到20级非常优秀的学长学姐,非常有幸学习到很多。
4. 个人素质培养
(1)抗压能力:限时高强度的竞赛环境锻炼心理素质。
(2)思维升华:对于自身思维角度与格局的质变。
(3)团队协作:多数竞赛需团队完成,培养沟通与分工能力。
(4)时间管理:平衡竞赛与课业,提升效率。
5. 奖学金与荣誉
许多学校为竞赛获奖者提供奖金、学分奖励或荣誉称号等。我们学校则是直接体现在奖学金加分中,以及各类评奖评优之中。




竞赛经验和注意事项
1.做好赛前了解和准备:记牢重点关注的比赛时间线与各项比赛规则和要求(计划书字数要求、查重率等等)。
2.赛中全力以赴定题前,通过阅读相关论文、书籍和资料对所涉及的学科进行系统性学习,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针对性的备战。团队比赛时,根据之前了解情况,进行择优组队。选择执行力强、能力强的队员,拒绝划水摸鱼队员,通过互相鼓励和支持,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比赛关键阶段更需要掌握好时间分配,保证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任务,避免因拖延而影响整体表现。同时,保持冷静并全神贯注,不被竞争压力所扰乱。根据老师的经验、阅历及研究方向、学术成果、职称等多个方面结合比赛性质,选择指导老师。虚心去做,静下心来去精细打磨,有错误及时纠正。
3.赛后复盘与反思
不管获奖与否,都要对自己本次参赛经历所获得的成长与教训做好总结。为更好地进行下次比赛打好基础。
4.其他注意事项:
(1)选择性参与:根据专业和职业规划选择高含金量竞赛,避免盲目消耗时间。第一,认准比赛主办方,主要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本校教务处或公众号、所关注某类大赛主办方官网或公众号等;第二,在分专业后可优先参加本专业竞赛,本专业所学习理论知识更系统与全面,同时指导老师经验更完备。
(2)质量重于数量:深耕1-2项高含金量竞赛比泛泛参与更有效。加之,一个项目经过数次比赛的打磨与锤炼会更具含金量与竞争优势。
(3)过程比结果重要:所有的比赛都极具难度与坎坷,即使未获奖,备赛过程中的成长也很有价值。
(此文章已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发布24小时内浏览量超1000)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