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工党支部(以下简称 “支部”)紧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战略任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院长刘和亮指导下,支部以党员教师罗珊立项课题为核心抓手,推进新质生产力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党建与智慧康养人才培养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一、课题为基,构建智慧康养教学新模式
支部依托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2024WA016)立项课题《新质生产力赋能下:AIoT 技术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实训中的创新实践研究》,打破传统教学框架。党员教师罗珊带领团队聚焦 AIoT 技术与康养专业的融合痛点,提炼出“AIoT感知+数据智能 +智慧康养场景”的教学核心,将科研前沿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推动课程数字化升级 ——从智能设备操作到数据模型分析,从理论讲解到案例拆解,让学生同步掌握专业知识与前沿技术,为智慧康养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训赋能,打造沉浸式实践教学场景
为破解“纸上谈兵”的教学难题,支部以课题成果为支撑,建成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居家社区养老实训室。实训室涵盖老人健康监测、跌倒预警、智能家居联动、远程医疗咨询等功能模块,1:1还原真实居家社区养老场景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参与实训:在“模拟老人跌倒”场景中操作预警系统,在“慢病管理”任务中分析健康数据,在“远程照护”实践中运用智能设备,沉浸式掌握智能康复、数据分析等新兴技能,岗位胜任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闭环联动,转化新质生产力为服务效能
支部并未止步于教学与实训改革,更推动形成“科研—实训—应用—转化”的闭环路径。一方面,将实训中发现的技术优化建议反哺课题研究,完善AIoT技术在康养场景的应用方案;另一方面,把成熟的教学模式与技术成果推广至合作康养机构,助力企业提升智慧服务水平。这种联动不仅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教得好、学得会、用得上”的新质育人力,更通过技术输出为社区养老、机构照护提供专业支持,切实彰显科技赋能在党建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融合中的独特价值。
未来,支部将持续以课题研究为牵引,深化科技与教育、产业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更多智慧康养领域的优质人才。

图1 批复通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