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员观看《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凝聚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5 年 9 月 19 日 16:00,武昌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组织支部党员老师观看了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凝聚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此次微党课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了增强思政引领力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新格局塑造以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为支部党员老师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现将本次学习教育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微党课紧紧围绕 “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凝聚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这一主题,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师生党员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解读。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课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指出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深入开展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思政教育的理论深度和说服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
3、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介绍了高校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育人也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打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络思政课程和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制高点。
此次微党课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今后的教学和育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观看微党课后,支部党员老师深受触动,围绕学习内容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展开了讨论和思考,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划:
1、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结合智能制造学院的专业特点,组织党员教师开展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专题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制定详细的融合教学方案。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可以融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可以结合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推广优秀的融合教学案例,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展实践育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提升网络育人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支部将加强对党员教师的网络育人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如微视频、在线讨论话题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管理,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
通过本次观看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活动,武昌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的党员老师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支部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努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未来,支部将持续关注思政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同时,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通过不懈努力,打造具有智能制造学院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国贡献支部的智慧和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