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党支部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和学院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定部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针对意识形态校内巡察九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

意识形态工作巡察
一、支部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教务处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校内巡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各支委分工负责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组织专题会议学习学院《意识形态校内巡察实施方案》,结合支部工作,专项梳理九个方面的巡察内容,根据当前支委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细化流程、明确步骤进行自查分工,扎实开展巡察自查,有效保证自查效果。
二、支部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情况
教务处党支部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支部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支部班子成员围绕学院教学工作实际,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组织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根据岗位职责与支部委员责任分工,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
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支部加强改进理论学习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坚持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及时传达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对中央召开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方面工作会议精神、重要文件精神开展集中学习,并由支部委员根据工作实际牵头全面贯彻落实。
狠抓课堂教育教学管理意识形态核心要点。每季度、每半年,及时总结上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抓课堂、教学、实训、大赛等工作中的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大赛设计中,富有创意性、意识形态属性强的内容,做好意识形态审查。
强化智能化教学意识形态监督监控机制,切实保证各教学单位线下课堂和网络在线课程在的政治性、专业性;推动学院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劳动教育、美育课学时学分,建设思想政治选修课;以“双高建设”为契机,结合人工智能、智慧课堂、数字教材等新发展趋势,完善课程教学修订标准,提升“课程思政”目标在课程目标中的要求,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制度,在开展讲座、报告会、讨论会前上报请示,会后认真总结,有效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正确。
提升教职工意识形态素养。严格履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坚持对执行重大项目、重要比赛的师生进行过程性教育、考核。积极促进教职工新技术、新思想、新能力的提升。每月开展师生无信教调查,将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渗透至教学生活各方面。

意识形态工作自查

课程建设意识形态研判
三、进一步工作
(一)充分发挥理论学习制度优势
进一步科学设计理论学习计划,加强第一议题学习、重要文件决策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原著原文学习、党课学习的融合性、统一性、系统性。丰富理论学习方式,注重学习成效,进一步重视上级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精神的学习、领悟、运用、总结。做到加强主流舆论话语权,进一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强化与兄弟部门配合形成意识形态合力作用,提升在发生重大舆情随时研判、果断处置的主动发声能力;进一步完善阵地管理,对教学管理平台、网络工作专栏的维护、监管有带进一细化,落严落实。融合教学工作实际,理实结合。强化学习缺课人员补课执行和监督机制。
(二)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定期对照意识形态责任清单进行排查和分析研判,把实施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列为支部重要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及党内法规情况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把思政实践课的落实作为衡量和评价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一部分,让学生感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前置和常态化
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业务工作的前置工作,保证牵涉人员量大、面广的业务工作开展前、文件出台前、活动组织前,认真组织研判和分析业务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日常工作可能引发的意识形态问题或舆情预判。在业务工作进行中、文件执行中、活动开展中把意识形态工作、舆情工作监测与引导作为重要工作专门考虑,商定应对策略。
(四)科学整合宣传工作资源
改进教务处党员活动室实用功能,拓展阅览、宣传、党员活动等过程性信息的采集、整理,展现党员风采,将宣传教育融入日常。教务处坚持网站更新“三审三校”制度,充分凸显网站的服务师生功能,宣传教育功能,理顺宣传工作机制,建立一事一总结制度,提升新闻更新及时性和高质量性,把总结和宣传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五)加强支部教师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培养支部教学一线的意识形态工作优秀人才,提升支部教职工专业素养,培养意识形态理论扎实度高、政治敏感度高的优秀人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意识形态水平。

志愿服务
体现“一个党员一面旗”,在文化育人、讲党课等方面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党组织活动。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让党员同志在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性教育,创新性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