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链聚力”凝心强基固本 “七力引擎”赋能支点建设

2025-09-26 13:37:56 杨素华 袁博

在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杨素华同志应邀出席“英雄城市·先锋有我”:“支部书记谈转型”专栏,分享支部以“红链聚力”凝心铸魂,以“七力引擎”赋能发展的转型路径与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基层党建在推动教育强市、服务支点建设中的先锋力量。

图1 支部书记谈转型专栏

图1 支部书记谈转型专栏

一、党建品牌塑先锋,强化核心引领力

杨素华书记介绍,支部始终将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功能摆在首位,着力打造“红链聚力·七力引擎”党建品牌。通过设立立德铸魂、保障服务、社会服务等七个党员工作组,并选树“名师铸魂”、“服务促建”、“育匠助企”等七个党员先锋岗,构建起协同发力的“引擎链”,确保党建工作与职业教育中心任务同频共振。这一品牌有效激发了党员争先创优意识,如支部党员禹诚同志在全国多地开展师德宣讲,传播教育家精神,强化了投身支点建设的使命担当,为核心引领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2 “红链聚力·七力引擎”党建工作品牌

图2 “红链聚力·七力引擎”党建工作品牌

二、育匠助企强信念,拓展辐射影响力

在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半径方面,杨素华书记重点分享了“育匠助企”先锋岗的实践。以党员教师王燚为核心,支部积极对接“武汉・中国车谷”产教联合体,深入企业开展党建联建与技能培训40余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1200人次。更具特色的是,支部大胆探索“职教出海”,依托“荆楚技能工坊”平台,完成海外人才培养,设立海外教学点,创新推出包含双语微课、党建教具等在内的“职教出海三件套”,形成了良好的国际示范效应,不仅服务了湖北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更坚定了社会各界对中部崛起的信念,显著拓展了职业教育的辐射影响力。

图片3 分享“职教出海”案例

图3 分享“职教出海”案例

三、产教协同促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杨素华谈到,支部积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赋能区域创新发展。支部主动对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顶尖科研团队,共建“刘胜院士工业与数字化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共建金属增材制造基地、为企业解决水下推进器研制、线夹夹头改进等实际技术难题,成功完成多项横向课题,实现可观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充分激发了师生服务支点建设的创新活力。

图4 介绍产教协同促创新的相关做法

图4 介绍产教协同促创新的相关做法

四、融合培养育匠才,夯实人才支撑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基石。杨素华强调,支部通过“名匠育才”先锋岗,紧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积极运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开展仿真实训,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能力与跨学科协作水平。近五年,累计培养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2000余名,孵化多个党员领衔的技能攻关项目,并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特别是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有力彰显了支部在育匠成才方面的扎实成效,为中部地区崛起夯实了宝贵的人才支撑。

最后,杨素华书记表示:支部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红链聚力·七力引擎”建设,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实践、夯实人才基础,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战略成势见效贡献坚实的职教力量。


责任编辑:杨素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杨素华在“支部书记谈转型”专栏分享支部赋能发展的转型路径与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