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成功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党委下设3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00余人。学院党委入选湖北省首批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曾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获批武汉大学“三全育人”组织育人特色工作基地;学院有1个教职工党支部、2个研究生党支部分别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党支部获评湖北省示范党支部,6个党支部入选武汉大学校级“样板支部”;学院师生党员获评各类省部级以上奖项近200项。
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秉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举旗定向,加强党建工作政治力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上下一心、团结奋斗,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加强班子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提升领导班子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集体研究决定学院“三重一大”事项。不断修订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和党委会议事规则,严格履行议事程序,定期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健全“日常工作定期沟通、重要事项决策事前沟通、紧急事项及时沟通”的工作机制。
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每一次集中学习教育,学院党委带领号召全院师生,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建立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通过党委书记带头学、党委委员集中学、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党支部一起学、党课人人讲、集中研讨等,不断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定期开展理论宣讲,采取师生大讲坛、专场报告会等形式,5年来先后邀请40余名专家学者为全院师生作二十大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四史学习教育等专题辅导报告,累计参学1万余人次。
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
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出台《水利水电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实施细则》,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讲座论坛、学院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审核把关;建立学院领导班子、专家督导组、课程建设组组长、教师班主任立体化听课体系,实现课堂100%全覆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学院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建设经验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报道。
坚持“零容忍”“一票否决”,将师德师风置于教师招聘引进、晋级晋升、各类人才申报、导师遴选、评奖评优、年度及聘期考核的首要位置,并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周期。每年教师节举行表彰大会,对班级导师、德育导师进行表彰,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武汉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中,学院共有12位老师先后获此荣誉。
学院教师节大会表彰
强基固本,提升党建工作组织力
坚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增强战斗力为目标,让每个党支部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对43个党支部的指导和督促,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落实学院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党支部工作制度、党总支联系指导党支部工作制度,每月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席会,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基层党支部。创新优化党支部设置,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按照所在系设立党支部,本科生按照横纵结合的方式建立党支部,研究生按照课题组或实验室建立党支部。
不断完善支部结对共建机制,探索育人新生态。开展师生共建,水文水资源系的师生党支部分别获评湖北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形成了珞珈山下特有的“红色水文现象”。鼓励院内党支部与校外党支部共建,目前有4个专任教师党支部与行业内企业党支部通过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发党建活力。
水文系老中青三代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学院已有3个国家级、2个省级、6个校级样板支部,这些样板党支部涵盖老、中、青三代党员群体,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别的党建“样板”体系。面向院内,通过开展“示范党支部评比”、编写党建工作手册,不断完善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面向院外,总结样板党支部建设经验,举办“水润万物”全国水利院校研究生党建论坛,参加教育部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研讨会、武汉大学“党建+业务融合试点”工作汇报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举办“水润万物”全国水利类院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论坛
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把党员发展培养关口,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形成五级教育培训体系,打造“团员-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骨干”全环节培养链,每年培训700余人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赴韶山、西柏坡、遵义、湖北大悟等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8次,组织学生党员骨干赴湖北红安、洪湖等地开展主题实践教育10次。
举办“水利之星”、本科生“党员之星”、研究生党员先锋模范宣讲、优秀毕业生党员“成长成才路”等活动,树立党员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曾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两次获“人民功臣”奖章的离休教职工、老党员严传梅深藏功名、不忘初心的事迹受到《新华每日电讯》《中央电视台》《党员生活》等媒体的重点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举办“学回信精神,做党员先锋”党员之星评选活动
铸魂育人,增强党建工作凝聚力
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特色、成效显著。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掘学科特色。打造一批专业金课,结合“双碳”国家战略,组织“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见习”等多门实践课程,有效激发学院师生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每年邀请数十位院士专家为学生做水利专业报告,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合。推出校友讲坛,邀请行业内杰出校友向学生分享行业一线动态,解读水利发展方向,介绍工程实际问题,充分扩展了思政第二课堂。
夏军院士讲授新生第一课
每年组织学生社会实践队伍等赴各地学习调研,打造“行走的课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水利精神,累计获得十余项国家级社会实践奖项。2022年,学院“江河十年新变化,青春献礼二十大”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实践队,前往六省九市开展实践调研,深入 20余家基层水文站、水利单位、水利枢纽现场、流域治理项目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脚踏实地、学用结合,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江河十年新变化,青春献礼二十大”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实践队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打造启航、导航、引航“三航”工程,把牢学生发展方向。为新生本科生配备学生党员作为“朋辈导师”,在大学起步阶段发挥“启航”作用;为本科生配备“班级导师”、研究生配备“德育导师”,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导航”作用;为学生党支部、班级配备“思政导师”,在成长成才路上发挥“引航”作用。
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通过院士第一课、学习表彰大会、最美笔记评选、师生午餐会等形式,营造良好学风氛围。牵头设立了“张蔚榛奖学金”,单人奖励金额达到5万,成为目前面向水利类学生设奖的最高奖学金。传承弘扬“团结协作,锲而不舍”院训精神,学生奋勇争先、努力拼搏:2023年实现校运会19年12冠,并在武汉的大学130周年校庆晚会上表演《盈盈一水照华夏》《大道薪传》等节目。学院团委近年来连续获评武汉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院学子卫冕校运会三项冠军
深化落实,发挥党建工作保障力
聚焦队伍保障、机制保障、阵地保障、服务保障,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建成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党建队伍,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实行专业技术与党务工作“双肩挑”。学院9名党委委员中6人是国字号人才。遴选“双带头人”担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比例达到100%,他们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开展有组织的教学、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通过顶层规划,着力打造四级联动、五会贯通工作机制。建立“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班团—寝室/实验室”四级联动机制,确保党建工作在各层级得以有效落实。同时,建立了党委会、院党委书记办公会、党总支工作联席会、党支部书记例会、支委会五会制度,形成决策部署、执行落地、监督反馈的党建工作全链条闭环管理。
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在学院教学楼建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全方位为党支部开展活动创造条件,营造浓厚党建活动氛围,提升党员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学生宿舍打造党员之家活动室,定期召开“红色影院”、“党员之家谈话”、理论学习会等活动。
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建设党员活动室
深入推进管理与服务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院领导接待日”、“离退休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等,全面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和所期所盼,及时解决师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好中央巡视和学校巡视,高标准完成巡视整改,在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推动发展中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坚持“严”的主基调,与各系所党支部签订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明确各级责任。
彰显实效,推动党建工作融合力
在学院党委的引领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各方面工作稳中提质,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内涵式发展取得实效。
学院党委对学科发展的重大事项把好关,将谋划发展、深化改革与创建一流一体推进。在历年的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位列全国前三,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入选第二批。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学科提升至全球第2位,稳步迈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目前学院4个传统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水利专业升级转型,2023年成功申报智慧水利新专业,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组建智慧水利系,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学院智慧水利系成立大会
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统筹组织全院人才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现有在岗国字号人才50余人次,“四青”人才入选人数居全国水利高校前列。学院致力于学术团队的培育,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目标,以实现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学院教师团队争创服务于国家水资源战略的成果,推出十几份咨询报告,部分被国办中办采纳。
主动服务地方和国家需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近5年学院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440余项,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1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奖励特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获国际奖励9项。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5年,学院向水利行业输送人才1400余人,80人入选中央、各省市、地方选调生,139人赴国内外高校任职,9人入职高校辅导员队伍。1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获评武汉大学“十大珞珈风云学子”,3人获评武汉大学“榜样珞珈”年度人物,579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奖项,包括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等。
学院学子获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3项特等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