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三抓三驱”文化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党建文化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命题,具有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涵养气象的独特魅力。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精神为依托,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构建“三抓三驱”文化育人体系,走出了具有纺织学科特色的育人之路,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抓好组织领导这一核心,驱动“制度文化”深入人心。学院党委肩扛抓实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围绕班子建设、师生密切关注事项、学院“三重一大”事项制定系列制度文件,为学院文化建设筑牢根基,营造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家”文化。一是建立责任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学院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细化党政权责边界,强化党委把关定向作用,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二是推行好“诊断、调研、落实、督察问题”的“四问法”。从“业务问题”出发,找“党建工作”办法,每年初结合事业发展重点和师生需求重点广泛开展调研,找准发展痛点。三是落实好领导班子结对共建制度。结合“一下三民”、“主题教育”解决师生关注问题,发挥好学院党委政治功能,营造好“挖问题、找方法、细服务、重落实”的良好学院氛围。
抓好党支部这一阵地,驱动“榜样文化”广泛落地。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党支部建设这一主线,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榜样文化”影响力和引领力。一是将榜样引领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三创”师生融合支部,自新生入学即开展“专业前沿讲座”、“纺织英雄人物故事”系列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让纺织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授予优秀学生党员以“经纬新秀”称号,发挥朋辈榜样的引领指导作用;举办“榜样学子”系列事迹展览,让榜样力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符号。二是引导师生员工做好“传帮带”。明确新入职教职工进团队、老带新等帮扶机制,为新入职教师匹配学科团队、找好团队负责教师,阶段性检验教师发展成果,形成全体教师共建、共创、共享党建成果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开展校企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打通校企边界,创新运用“党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路径与模式,打造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抓好党员这一群体,驱动“纺织文化”绽放活力。学院党委创新党员教育培养,让党员既成为纺织文化的受益者又成为纺织文化的建设者。一是把纺织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去。遴选优秀师生党员,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走访调研纺织一线企业,了解纺织企业发展现状和纺织科技发展前景,树立纺织文化自信。二是让纺织文化成为“织争朝夕”青年讲师团发展主线。遴选优秀师生党员成立“织争朝夕”青年讲师团,聚焦行业史、校史、专业史建立了“调研问需、公开遴选、修炼内功、创新形式、动态考核”工作机制,让支部党员化身成为纺织文化“讲解员”“咨询员”“指导员”,结合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和支部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做好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点及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宣讲20余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在科研需求服务中力行“纺织文化”。创新改版学院网站,动态介绍学院教师最新科研学术成果,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搭建师生“双找双联”平台,聚焦科研需求,每周开展学术科研论坛,形成了务实尚学、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整合校内外资源,赋能提升人才培养实效,在知名纺织企业设立“实践体验岗”,动员师生党员广泛参与服务,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时间能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