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至8月6日,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飞驰青春” 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怀揣着满满的热情与爱心,走入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周集村,为35位留守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支教课程,用知识与关怀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
此次支教,他们以汽车文化课程为主线,精心穿插了水生生物科普、防溺水安全教育、女童保护等生活常识课,以及手语操、制作水火箭等实践课程。每一门课程都经过精心设计,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通往不同知识领域的窗户,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已经是他们第二年在周集村开展支教服务,深受村民的欢迎与称赞。
早在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退役军人大学生 “向太阳” 志愿服务队来到了石牌周集村,进行了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与传统的支教不同,支教队员们结合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军事素养课程。孩子们在队员们的带领下,体验着与平日生活截然不同的严格与规范。课下,孩子们对高科技知识充满好奇,经常向队员们提问,有些问题甚至让队员们犯了难。这一经历让队员严少阳深刻意识到,在注重孩子们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应贴合孩子们的需求,开发更多文化科技知识的课程。于是,今年严少阳担任领队,计划第二次前往周集村,为孩子们带来全新的课程体验。
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严少阳在提前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后,针对性地在学院内展开队员招募。经过精心筛选,在院团委的指导下,他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与爱心的实践队伍,并设计出三套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7月27日,支教队员们从全国各地奔赴荆门,进驻周集村村委会。尽管面临着自行解决三餐、热水器短缺等诸多困难,但大家依然积极克服,毫无怨言。得益于去年良好的口碑,共有35名留守儿童参与本次活动。
在支教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支教队员们精心设计的汽车文化特色课程。这些课程犹如一把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了解汽车世界的大门。第一堂课是关于汽车发展史的探讨。陶金州先带领大家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汽车,从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到现代智能汽车的革新,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他们静静地听着老师娓娓道来,仿佛置身于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到后来的内燃机车,再到对未来飞行汽车的畅想,汽车的演变不仅展现了科技的进步,更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无尽探索。“我觉得电动汽车以后肯定会越来越普及”“我还是觉得飞行汽车会在不久出现”孩子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乘车安全与交通法规课程同样重要。龚新粤和陈柏良巧妙结合实际案例,用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视频给孩子们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周集村依傍省道两侧而建,鉴于此特殊地理位置,龚新粤多次郑重提醒孩子们在上下学期间务必严守交通法规。在轿车行驶模拟情境演练环节,孩子们惊讶地发现轿车的盲区竟如此之大,心中也随之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
轨道交通科普课堂则宛如一场关于城市发展与便利生活的精彩对话。对于乡村的孩子们而言,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往往显得遥不可及。严少阳和李高绪巧妙配合,运用多样的视频和图片,引领孩子们深入了解当代轨道交通,一同畅想未来的出行方式。紧接着,他们还精心表演了一场围绕地铁安保系统的情景剧。在剧中,严少阳饰演歹徒,其多次试图携带违禁品,却都被李高绪饰演的安保人员运用多种检测设备成功查出。他们略显夸张的表演,引得在座的孩子们和其他队员哄堂大笑。而通过这个生动有趣的话剧,违禁品的概念以及先进的检测设备等知识被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孩子们,使他们对地铁安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轨道交通的好奇与向往的种子,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城市交通科技的窗户,助力他们展望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一堂课是由吴逍然带来的武汉理工大学赛车队及赛车介绍。吴逍然不仅分享了赛车的相关知识,还展示了学校赛车队的辉煌历程与成就。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赛车视频,被速度与激情所震撼。课堂的最后,刘奕轩鼓励孩子们追逐梦想,不惧挑战。
除了常规主课之外,支教队还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精心设置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包括《制作水火箭》《制作空气炮》《拓印植物》《消失的细菌》等。这些特色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队长严少阳在紧张的课程安排之余,还组织大家唱响《国际歌》。同时,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还聘请了当地的手语老师,带领孩子们随着激昂的歌声学习手语舞,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在艺术和文化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7月31日下午,为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意识,有效防止老人走失,支教队与荆门义工联联合举行了意义非凡的“黄手环行动”。在此次公益活动中,队员们带领着孩子们深入走访了周集村的多个家庭。在与老人们亲切的交谈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进行信息采集工作,同时详细地向老人们讲解了“黄手环”的深刻含义、重要作用以及正确的佩戴方式。他们衷心希望这小小的黄手环,能够为村里老人的出行安全增添一份坚实的保障,让老人们的生活多一份安心与放心。
8月2日下午,为有效提升当地儿童的安全意识,大力普及溺水急救知识,支教队与荆门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预防溺水”课堂。课堂上,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全面而详细地讲解了预防溺水的基本常识。同时,专业的救援人员深入讲授了心肺复苏(CPR)在溺水急救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且亲自带领孩子们轮流利用假人模型进行实际练习。面对如此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孩子们纷纷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肃与认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支教队还得到了学院领导的专程慰问。8月4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春,团委书记邵翰林,辅导员吴疆、郑晓雪一行冒着酷暑驱车前往钟祥市石牌镇周集村慰问在此支教的 “飞驰青春” 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蔡春副书记在查看了支教情况后,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交流座谈会,蔡春副书记代表学院向石牌镇领导、周集村领导以及荆门义工联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对在酷暑中坚守的支教队员们进行了深切慰问,并送上了贴心的慰问品。他关切地询问队员们的食宿等生活情况,着重强调了安全问题,尤其要对小朋友们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最后,他激励支教队员们继续弘扬奉献精神,让汽车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会后大家一起听取了刘奕轩和严少阳带来的 “赛车之旅” 公开课。
在所有的课程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孩子们精心准备并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结业演出。结业会上,一位老爷爷满含感慨地说道:“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心希望你们下次还能再来。” 村支部书记贾永兴也满怀真诚地向支教队送上了一面题为 “武汉理工支教行,汽车文化润童心” 的锦旗,以此表达对支教队的高度认可与深深谢意。此次支教活动在温馨与感动中圆满落下帷幕,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与深厚的情谊。
支教的时光虽然转瞬即逝,但这段经历所带来的感动与成长将永远铭刻在队员们心中。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也留下了深深的牵挂。实践队队员潘新粤表示,短短十天的相处,虽不能叫出所有孩子的名字,但他们每个人灿烂的笑脸历历在目,这次短暂的支教更重要的意义是,为孩子们埋下一颗种子,一颗科技的种子、一颗探索的种子。实践队队员吴逍然表示,面对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我们尽力将复杂的汽车原理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他们探索科技之美。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孩子们的纯真笑容,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于拓宽视野、启迪智慧的重要性。
未来,“飞驰青春” 支教队将继续秉持支教的初心,把爱与希望的种子播撒到更多需要的地方,让支教的精神如星星之火,持续燎原,为教育公平和孩子们的美好未来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