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永不言弃”-ECMO党员突击队再出发

2023-01-31 17:05:55 汪君 孙瑞祥 姜小敢

医术高超,起死回生”日前,42岁的朱亮(化名)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全体医护手中。

这位芜湖市繁昌区的患者曾经心脏骤停、持续室颤长达12小时,最终通过ECPR(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技术重获新生,身体恢复良好,为目前国内外报道的通过ECPR成功救治的心搏骤停时间最长的患者之一。

超长“心电风暴” 除颤按压5小时

朱亮因胆囊炎术后的心肌梗死被送入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心不齐,频发室颤。科室主任鲁卫华回忆说,中午12点,患者出现了持续性室颤,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这也是心肌梗死血管再通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

面对突发状况,包括主任鲁卫华、外九支部书记姜小敢、护士长江海娇、主管护士汪君在内的重症医护团队为其反复除颤30余次,并持续性实施胸外心脏按压,1个小时过去了,患者仍无法恢复并维持自主心律。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患者的原发病已经治好,但是并发症很凶猛,加上他的瞳孔一直有反应,所以我们坚持抢救,决不放弃,这是急性心肌梗死伴难治性交感电风暴心搏骤停,只要能帮助患者心脏度过危险期,还是有望抢救成功的。

科室团队随后当机立断,决定施行ECPR救治,即一边保持心肺复苏,一边进行ECMO治疗。ECMO是一种高级急救设备,相当于一套体外“人工心肺”,“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设备提高血氧饱和度,再将合格的血液输送回人体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联合治疗技术,对医护的临场判断、临床技能、团队配合都有极高的要求。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长期高效的抢救训练,十余例紧急ECMO的实战经验,给了现场团队充分的信心,大家分工明确,职责清晰,CPR团队持续实施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ECMO团队快速完成预充、置管。

在ECMO设置完成后,对患者的心肺复苏仍然没有间断。从当天中午1点到下午6点,团队医护始终轮流按压除颤,他们精神高度紧绷,但互相鼓劲,保持信念。坚持就可能迎来胜利,随着ECMO的良好运转,患者情况渐好。在心脏停搏近12个小时、反复电除颤100余次后,朱亮恢复了自主心律,血流动力学稳定。“看到他情况好起来,我们都特别高兴,感觉创造了奇迹”,护士长江海娇感慨地说。


累计开展10例ECPR 复苏效果良好

正常后,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协作为朱亮实施“ECMO+IABP+CRRT+临时起搏器+亚低温等”组合式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减轻其心脏负荷,持续床边血透,用冰毯冰帽维持低体温,防止脑损伤。如此,他在5天后恢复了自主意识,7天后成功停用ECMO,9天后撤离其他生命支持设备,各脏器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谈及这次抢救,鲁卫华表示,研究已表明,对初始高质量常规CPR而无法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在10分钟左右启动ECPR,可将出院总生存率提高到 34.1%。目前,该技术国内仅少数医院能开展。弋矶山医院目前已累计开展10例,复苏效果均良好。

实际上,皖医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做为“安徽省危重症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十四五医疗卫生优先发展专科”,“十四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立了安徽省最早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的抢救团队,在疫情抢救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面对极危重患者“移不动”“联不通”的医疗现状,科室还开创性地提出了“皖江地区基于ECMO技术极危重患者跨区域一级转运救治体系”建设,目前建成了以医院重症医学科为中心,以ECMO党员突击队转运团队为载体,61家转诊医院为节点的救治网络,成功开展极危重患者跨区域一级转运19例,转运成功率100%。



责任编辑:孙瑞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近日,我院党员突击队成功救治1例难治性交感风暴的患者,并于近日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