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及路径研究——以五邑大学为例

2020-04-25 15:25:43 《党史博采(下)》,2020(03):57-58+63. 龚嘉玲

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当前,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存在大学生对其认识不足、高校开展相关教育力度不深等问题,为此通过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加大政府开发力度等措施,提升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龚嘉玲,1987.12,女,广东中山,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助教,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东成村22号,529020,13528367435,3467197354@qq.com

课题项目:江门市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五邑地区红色文化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编号JM2018C09)的阶段性结果 


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仅开平市就有革命烈士纪念碑13个,具有周文雍陈铁军纪念馆、开平南楼、司徒美堂故居等著名红色资源。同时,五邑地区红色文化与当地的侨乡文化相融合,独具特色,是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深化。探讨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路径,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育人功能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的概念自21世纪初提出以来一直存在争议,科学界定红色文化的理论任务尚未完成,主要包括有文化资源论、革命文化论、先进文化论和特色文化论这四个方面的看法[1]。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年代形成的革命物质载体和革命精神[2],包含有战争遗址、革命纪念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革命文物、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等[3]。广义的红色文化其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如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已把红色文化资源范围拓大为鸦片战争起至改革开放时期[4],而革命精神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文化新形态[5]。

(二)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1.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材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政治性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促使大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的实践活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而当前组织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理论学习,其内容多为枯燥单一、缺乏吸引力、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育效果不佳。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在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经过多层整理归纳的、形式多样鲜活生动的、可让大学生走进其中等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材料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指引正确价值观

当前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大学生,受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面对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和五花八门的思潮,他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容易产生动摇。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普遍存在以自我意识强、集体意识欠缺、注重物质享受、忽略精神涵养等问题。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其体现的价值观是将个人利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的价值取向。学习了解五邑地区红色文化,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指引方向,提供正确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3.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树立先进学习榜样

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物质载体,记录着革命先烈的历史功绩;是革命精神物化,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革命旧址、历史名人故居等革命物质,有周文雍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开平南楼“七烈士”等令人动容的革命事迹,充满了不屈不饶、不畏牺牲的正能量。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先进、勇敢的学习榜样,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前进。

4.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需不断改进和创新。五邑地区侨胞众多、具有中国岭南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中西合璧的特色文化,当地居民长期在中西文化、移民文化等当地文化的潜移默化下,迁民风气较其它非侨乡地区要浓。融合五邑侨乡文化,挖掘五邑地区红色基因,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与海内外侨胞为祖国的发展所作贡献相结合,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正面弘扬海外侨胞如司徒美堂、郑潮炯等人为革命的付出,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增强大学生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二、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为了解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现状,对五邑大学各学院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回收问卷382份,有效问卷382人,有效应答率为100%。其中五邑地区学生150人(39.27%),非五邑地区学生232人(60.73%),收集的数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1、大学生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认识不足

大学生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比较局限,体现在对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认识不足,且对其了解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在红色文化资源对社会的影响的调查中,发现超70%以上的学生认为其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保护革命历史和能引导广大游客学习红色精神,但认为其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学生略少,仅62.83%。另一方面,有接近80%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资源能帮助他们了解、熟悉相关红色文化故事和看到历史文物和模拟遗址,但认为可以帮助他们加强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生要少些,仅71.99%。再者,大学生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兴趣不浓,表现为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主要是为了学习党团知识、红色精神,占61.26%,59.42%的学生是因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才前往参观,而因景点具有特色慕名而来的仅占37.17%。红色文化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而大学生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兴趣不浓,这将影响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效果。

2、学校开展五邑地区红色文化教育力度不深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当前学校主要措施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参观,如学校组织安排的江门市华侨博物馆及东湖公园英雄山烈士陵园参观人数较多,分别有53.93%和40.84%,而开平南楼、开平周文雍和陈铁军纪念馆及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余氏大宗祠)等离学校较远红色教育基地则较少学生主动前往,其中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余氏大宗祠)仅4.19%的学生前往。学校开展五邑地区红色文化实践教育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延伸,但是力度不深,调查发现有接近或超过60%的学生希望开展放映红色电影、红色话剧或表演及红色绘画或摄影展览等文艺活动,而实际上与五邑地区红色文化相关的校园文艺活动开展较少。

3、当地政府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力度不够

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能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去关注,除了其本身内在的历史价值有关,还与当地政府对其的开发力度有关。调查发现,在宣传方面,超60%学生认为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一般,仅18.32%的学生认为宣传力度很大;在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方面,超30%以上的学生认为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地点偏僻交通不便、服务意识不强、讲解不深入,超50%以上的学生认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展教育的方式单一。同时,在走访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及相关管理部门时,发现当地政府对其管理较为混乱,如开门南楼归属于开平市旅游局管理,开平周文雍和陈铁军纪念馆归属于开平市民政局管理。此外,各个红色文化资源较为零散,没有与周边形成以点带面的经济辐射效应,如以开平周文雍和陈铁军纪念馆为例,馆内资料丰富、设施先进,虽整合了开平其它革命烈士的资料,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但离开纪念馆环顾四周,并没有给周边的居民和当地经济带来红利。

三、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析

1、因地制宜,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当前全国各大高校面向大学生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学时多、内容丰富全面,但传统思政教育课程以课本讲授为主的学习形式单一、案例陈旧、与现实脱轨,教育效果不理想,而思政教育的形式关系着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提高实践教育效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材料,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我们可因地制宜,整合和利用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挖掘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和发现其时代价值,传承和发扬五邑地区红色精神,丰富传统思政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通过参观教育、情景教育、朋辈教育、分享教育等方式,创新传统思政课授课形式,如以“我所了解的五邑地区红色故事”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与时俱进,发挥网络媒体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95后”“0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网络原住民,其生活、学习、意识形态深受网络媒体影响。网络媒体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给提升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一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方式,把五邑地区红色文化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重新包装和打造,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感,赋予红色文化新的生命力;二是在五花八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主动占领思想引领的微阵地,广泛利用网络媒体的平台影响力,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易班等平台宣传五邑地区红色文化、弘扬历史革命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3、扬长避短,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

走出去,把高校思政课讲台搬到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应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可通过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实行现场实践教育,让学生把理论与现实串联起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新渠道。如笔者所在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利用暑假进行主题为“关于五邑地区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发展对策研究”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以期把红色文化名片宣传活动推向深入,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使更多市民能进一步了解本地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激发学生党员“学中做,做中学”。

引进来,把红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一方面,通过开展唱红歌、红色话剧表演、红色绘画展或红色摄影展览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活动,也可通过邀请老红军、老战士或专家学者到校开展红色文化大讲堂,让红色文化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走进校园;另一方面,可利用宣传栏、历史人物挂像等形式在校园建筑、绿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融入红色文化基因,通过耳目濡染的方式加大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推陈出新,加大政府开发力度

加大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其育人功能。一方面,加大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调查发现超过55%的大学生会通过朋友同学介绍了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而超过66%的大学生会通过新媒体和参加红色文化活动了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网络媒休、举行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文艺活动等途径来加大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重视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针对政府部门对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的相关问题,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员配置与经费投入,如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余氏大宗祠)为例,鹤山市宅梧镇有意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以余氏大宗祠为依托,结合当地土地资源丰富的有利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农业观光及其周边饮食等,以点带面辐射整个片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的发展。

[1]邓显超,邓海霞.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1):29-39.

[2]彭贤则,冯旺舟,蔡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以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212-214.

[3]李康平.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2011 -2015 年 全 国 红 色 旅 游 发 展 规 划 纲 要[EB/OL].http://travel.ifeng.com/news/china/detail_2011_06/30/7355675_0.shtml.

[5]荣开明.关于“红色文化”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0(04):88-93.

该论文已公开发表于杂志《党史博采(下)》,2020(03):57-58+63.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