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是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第二批浙江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实施党支部“1234工程”,即依托一个国家一流专业“金融工程专业”,通过“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的“双轮驱动”战略,实施推进社科链、数字经济链、产学研用链“三链融合”,实现“管理标杆、育人标杆、引领标杆、服务标杆”的支部建设四大目标,通过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社科赋能和实践育人,全力打造“金融红”特色支部品牌,扎实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
党建联建,打造校企政党建共同体
支部现有党员21人,其中11人具备高级职称,20人为博士研究生学历,是一支实打实的高知型党员队伍。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金融智库人才优势,与各大银行、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建立校企地党建共同体,探索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机制,助力学院党委打造“银校共建”党建品牌。近年来,支部先后与温州证券期货协会、保险行业协会、银行业协会三家金融行业协会以及永嘉农商银行、招商银行、泰隆银行、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党建联建,鼓励支部党员担任市政府重大项目决策评审专家、产业规划专家等。建立“老党员金融党课团”,让金融党课的影响力走出温大,辐射到浙江,支部党员先后到浙江省委党校桐庐基地、浙江省电力党校、瓯海区委、宁波文旅局、温州烟草集团、温州名城集团等单位作金融党课辅导和政策理论宣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支部结合专业实际,通过将思想价值引领有机融入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党员、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积极打造《金融学》校级思政示范课程。
图1 温州大学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物产中大期货公司第五党支部党建共建签约
图2 温州大学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泰隆银行党建共建签约
社科赋能,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部发挥社科研究优势,主动为温州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言献策,以社科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支部引领带动下,支部党员组建社科团队,与期货公司、金融办、金融监管局等单位开展科技文化合作,进一步完善温州市金融研究院的功能,及时准确地发布中国民间金融借贷指数——“温州指数”,助推民间小微金融良性发展;进一步加强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作用,推动温州地区经济优化转型;联合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期货公司成立温州市级期货研究中心,为温州乃至浙江省的期货市场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助推温州建设全省“第三极”和“两个健康”先行区。
图3 支部成员围绕“温州指数”展开多方研究
金融助农,服务乡村振兴共富裕
支部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围绕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农村信用合作社建设等组建乡村振兴研究团队,调研收集了全国百余家农业合作社一手数据和资料,引导党员和教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经济涉农课题、设计农业产业规划项目,为乡村经济振兴发挥作用。支部组织乡村文旅建设服务团队、数字乡村服务团队、乡村规划服务团队等7支党员团队助力“双百双千”乡村振兴计划,为温州山区26县提供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升级、农村普惠金融等特色服务,指导学生党员金融防诈宣讲团到城镇、乡村开展金融防诈宣讲和活动近百场,受众超10000人次。在全市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高高飘扬温大“金融红”,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受到上级党委的肯定和农民群体的欢迎。支部还积极筹建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发出“金融红”党支部的专业声音,为“温大”姓“温”夯实基础,为共同富裕建设贡献力量。
图4 支部党员郑阳阳研究成果《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之路:从小农户到规模化经营》一书发表
图5 支部党员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活动
图6 支部党员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活动
实践育人,构建校企研共育模式
支部以“红色引擎”驱动产科教融合创新发展,依托浙江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打造《思政引领、产科教融合:区域民间金融人才培养的温大模式构建和实践》项目,创新“金融素养+思政育人”双螺旋培养模式,将清廉金融、诚信契约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构建金融素养导向的“思政育人”模式,创设全国首个民间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校-企-研”三元共育模式平台,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重塑以项目教学为抓手的“产科教融合”机制,解决金融人才培养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不紧密导致金融清廉教育、诚信教育和法治教育相对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同时,结合学科特色,以团队、专业、平台为支撑,成立师生党员金融公益宣讲团,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高校“四进”活动,向社会传递“金融为民”的正能量,将共建行动落实到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创业指导、实习实训、就业帮扶、职业规划等各个育人环节中,加速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机结合。近三年,支部党员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共计5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涌现出多名优秀学生和教师典型;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等竞赛中,支部成员指导学生分别获得全国总决赛金奖和二等奖,展示了支部实践育人成果。
图7 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全国总决赛金奖
图8 支部师生党员金融公益宣讲团聘任新一批成员
未来,支部将围绕“三链融合”促发展、“四大标杆”树形象等支部建设目标,持续推动社科赋能地方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产学研用助推学生成长,引领广大师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