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骄阳点燃奋进的激情,技能的火花照亮创新的征程。为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展示技能大赛优秀成果,推动“赛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2025年5月22日下午,汽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于汽车工程中心成功举办“课赛融通·育训共生”技能大赛省赛获奖团队展演交流活动。百余名师生代表齐聚汽车实训中心,共同见证了省赛获奖团队的实景技能展演,聆听了团队师生的精彩奋斗故事,生动呈现了省赛获奖成果与育人成效,为师生们搭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互动平台,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由汽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马文倩主持。
一、精彩展演:实力尽显展风采
活动分为“实景技能展演”与“经验分享论坛”两个阶段。技能展演环节,汽车故障检修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组、汽车营销组三个省赛获奖团队依次登台,以实景操作展现专业技能与创新实力。
首先登场的是汽车故障检修组,他们凭借“零失误”的精准诊断技术,现场破解复杂故障,彰显“火眼金睛”的维修功底。技术为刃,匠心为魂,他们完美地诠释了汽车人的硬核担当!
第二个登场的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组,他们带领全场师生走进了“车路协同”的未来场景。队员们通过代码与传感器的协同演绎,模拟了“车路协同”的未来场景,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汽车技术的深度融合。
最后一组登场的,是集专业素养与创新表达于一身的汽车营销团队!他们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从数据分析到客户服务,全方位呈现新时代营销智慧,赢得现场的阵阵热烈掌声,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汽车营销人的风采!
二、深度分享:成长故事励人心
在论坛分享环节中,获奖师生团队以真挚动人的讲述,揭开了奖杯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1.汽车故障检修团队:淬炼意志,成就蜕变
“精准诊断、高效排障”是汽车维修的核心技能。该团队的队员们从懵懂起步,在白永平、王剑楠老师近乎严苛的专业训练和学长们毫无保留的“传帮带”下,从对车辆电路图的一知半解,到深夜实训室里孤独坚守的身影,他们用无数个与万用表、示波器为伴的日日夜夜,完成了从技能“小白”到维修精英的华丽蜕变。指导老师白永平、王剑楠感动地说:“这段充满汗水与泪水的成长历程,正是“工匠精神”最生动的青春注解。”
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团队:临危不乱,彰显素养
在紧张激烈的省赛现场,团队遭遇了比赛设备突发故障、系统瘫痪的严峻挑战。他们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凭借日常训练积累的“多因素交叉验证”思维,在5分钟内完成了故障定位与系统重启。参赛选手张丽娇回忆:“当传感器数据异常时,我们果断切换备用算法模块,这份冷静源于300多次模拟演练。”指导教师袁月、苗垚感慨道:“这次实战检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他们临危不乱的专业素养,真正的工匠精神就是在高压下依然能保持‘零失误’的标准。”这一经历充分体现了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模式的显著成效,这群“汽车+AI”的跨界先锋用代码与传感器编织着智慧出行的蓝图!
3.汽车营销团队:逆风翻盘,融合育人
在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上载誉归来的汽车营销团队,面对赛前十天被专家组叫停的困境,在王婷、柳燕子老师的带领下,72小时内重构“营销策划+直播说车+售后接待”三大模块,并将助农元素融入方案,提升了方案的温度。备赛过程中,汽车大家庭中的老师纷纷给予比赛团队专业指导、生活关怀和心理疏导,团队成员在大家的帮助下相互扶持,共同成就了团队的蜕变。指导老师王婷、柳燕子动情地说:“从被否定到获认可,学生们用行动证明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技能,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场赛事不仅斩获了荣誉,更推动了学院将场景化服务等前沿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具备汽车营销能力的人才提供了范例。
汽车营销团队分享
三、总结展望:经验传承促发展
活动最后,马文倩同志在总结致辞中指出,师生们的分享是知识与情怀的交融。指导教师们从备赛策略、团队管理到“赛教融合”教学改革,系统剖析了技能竞赛对教学实践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非指导老师的刘杜娟,逐字打磨讲解话术、逐一纠正赛场礼仪等“以爱育人”的细节令人感动。学生代表生动讲述了团队协作与技术突破背后的故事,张丽娇同学所说的“比赛让我从‘井底之蛙’看见星辰大海”引发共鸣。这些经验分享为观众指明了成功的方向,诠释了技能竞赛作为锤炼“匠技”与“匠心”课堂的价值。在这里,创新思维与团队精神是制胜关键,师生双向奔赴的成长正是职业教育最美的风景。此次交流活动激励着更多人在技能道路上奋勇前行,期待未来在汽车技能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
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也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次活动的举办,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为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强化了技能培养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际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