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师生有力——“好运”女孩,不靠好运

2024-06-22 21:47:02 彭雅兰 王硕

“可能我运气比较好,考试时遇到的题目之前都练过,参加的竞赛也恰好可以在评奖时加分。”杜怡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她是我校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一名大三学生,是专业第一名,也是学院同年级600余名学生中唯一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她曾获光电设计竞赛西北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数学竞赛特等奖等奖项;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标兵”“尚真笃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将取得的成绩都归结为“好运”,当真如此吗?

640 (1)(1).jpg

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她太谦虚了,取得这么多成绩,怎么可能只是靠运气呢?杜怡博一直有着清晰的自我定位与规划,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规划坚持不懈地努力。”杜怡博的辅导员朱政鑫老师这样评价她。其实,早在杜怡博大一刚入学时,朱政鑫就对这个踏实认真、勤奋刻苦的女孩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晚自习结束后,大部分同学都离开了教室,我总能发现她依旧在座位上埋头学习。每次巡课的时候,我也经常看到她课间去找老师请教问题。”

“我听课时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先留个记号,课间及时询问老师,尽量将疑点难点当堂消化理解,不给自己‘留坑’。”杜怡博介绍自己的学习习惯。“大学课程很多内容都是前后呼应的,当你把前面的知识掌握好了、基础打牢固了, 后面的内容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这看似简单朴素的要求要想坚持下来却也不易,杜怡博做到了。她紧跟老师讲解,融入自己的思考,将课堂内容简洁高效地记录下来,形成了一本本工整清晰的课堂笔记。“这些笔记方便我课后巩固知识,特别是考试复习时,多翻翻笔记,掌握里面的重点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40622212209.jpg

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之有好老师的循循善诱、耐心指导,杜怡博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陕西省高等数学竞赛中分别取得了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高数老师是童小红老师,就是前段时间官微发过的写‘神仙板书’的老师。童老师讲课讲得太好了,每节课我都听得意犹未尽。课后他还会留一些有拓展、有拔高的习题让我们训练。”喜欢数学的杜怡博将童老师留下的每道习题都反复演练,总结着其中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她将题目誊抄在一个笔记本上,赛前便拿着本子一遍遍琢磨消化,再结合往年竞赛真题的训练,杜怡博掌握了竞赛所需的基本概念和重点,最终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结果。

微信图片_20240622212216.jpg

童小红老师讲课照片

她喜欢探索无限可能

与大多数同学一样,杜怡博也在步步探索着大学生活,一路漫漫又灿灿。“我逐渐明白,大学期间除了学习还可以去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一下学期,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邀请下,杜怡博加入了第十四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参赛团队。“其实我对学科竞赛一直有些胆怯,因为在我看来竞赛是为特别厉害的人准备的,而我普普通通,好像和竞赛不沾边儿。”杜怡博坦诚又谦虚地说道。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正是因为胆怯所以才要勇敢,意义非凡的事情总是碰巧发生的。在辛文辉、朱政鑫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她与王靖宇等几位同学组队设计的《一种基于涡旋光特性的湍流检测器》夺得比赛二等奖。

微信图片_20240622212228.jpg

杜怡博(左一)与参赛团队成员合影

更为重要的是,竞赛前中后期的准备工作、资料的寻找与运用、成员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等等不断打开杜怡博的眼界和认知,她逐渐感受到了竞赛的魅力,原来这些比赛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只要自己脚踏实地付出了,就会有所收获。

“所谓的收获不光是指成绩,更重要的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和认知。”得益于参赛经历,杜怡博有机会“走出去”,前往兄弟院校与同龄人们同场竞技、交流提升。“我在比赛中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大神’,积极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这些对自己的提升帮助很大。”杜怡博在比赛中认识到了差距,见识到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她愈发认识到,大学生活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广阔天地,大有所为。”她坚定地告诉自己。此后,她再接再厉,继续参加了第十五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并获一等奖。

她说那颗苹果最甜

积极参与迎新志愿活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同携手共追梦”新疆帮辅班高数帮辅志愿者、参与挑战杯省赛志愿服务并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志愿时长累计超150小时,杜怡博的大学志愿服务生活同样熠熠生辉。

第一次为同学辅导高数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杜怡博仍历历在目。那是一次辅导员老师组织的高数考前帮辅,朱政鑫邀请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为数学较为薄弱的同学开展一对一考前辅导,杜怡博积极报名。“第一次辅导前自己很紧张,生怕讲得不够清楚。我便提前把要讲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确保自己理解透彻了才敢讲给同学听。”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杜怡博和“结对子”同学共同努力,这名同学最终顺利通过高数考试,“得知她考试通过了,我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放下了,比自己考了好成绩还要高兴。”为表达谢意,那位同学为杜怡博送来了苹果和小零食。“这苹果似乎比我以前吃到的都要甜!”杜怡博开心地分享道。

微信图片_20240622212251.jpg

在宿舍里,杜怡博也是热心的“小老师”,舍友们遇到不会的问题都会找她咨询,她也都尽心解答。“她们对我要求特别高,有时候我开玩笑说这个知识点死记硬背记住就行,她们偏不罢休,非要追着我问清楚原理呢!”说起和舍友们相处的点滴日常,杜怡博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她开心地分享着宿舍里的学习氛围,大家中午吃饭和晚上下课后,经常会围在一起讨论问题,“有些一个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知识点,互相交流后便茅塞顿开了。”

除去收获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杜怡博说,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组织能力,扩大了社交范围,使自己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结果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从中所有收获,不断地积累经验,遇见更好的自己。”

微信图片_20240622212258.jpg

杜怡博开展社会实践

过程是成长,结果是获得;成长是过程,成熟是结果。不抱功利之心办事,肯定自己的过程,结果往往不差。读书不会只看最后一页,杜怡博正是与众多西理工学子一样,在探索中不断成长,注重一路走来的风景,遇见更好的自己。

“好运”女孩从不依靠“好运”,她的成绩,源自努力!

微信图片_20240622212305.jpg


责任编辑:王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宣传师生有力——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精密仪器系光电专业学生杜怡博努力探索,顽强拼搏成为一名“好运”女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