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静院士为我校航空学院研究生讲授“固体力学新进展”

2021-01-18 21:22:53

2020年5月21日和5月28日上午,航空学院研究生学科前沿课程“固体力学新进展”迎来了重量级授课老师-中科院院士郑晓静教授。

郑晓静院士本次授课的主题是“关于应用力学的进展及其前沿”。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力学、应用力学学派、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总结等几个部分。郑老师从力学的起源讲起,详细梳理了力学的由来、力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应用力学的产生以及力学发展的各阶段的著名学者及其贡献。郑老师详细介绍了对于力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德国哥廷根学派,从数学家高斯、黎曼、克莱因、希尔伯特到物理学家普朗克,再到力学家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等。课上,郑老师提出了应用力学的研究范式:实际问题-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实验观测)-计算求解(定量分析)-规律和方案。强调应用力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针对某一类问题给出规律或解决方案。5月28日第二次课程,郑老师从需求牵引和科学前沿两个角度详细讲述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的发展和重要问题,如湍流问题、极端力学、“觅音计划”等。郑老师还结合自身的研究课题,对应用力学的研究范式进行了举例说明,并分享了风沙流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郑老师还对我校的研究生和教师提出了两条寄语:“努力加强工程科学的基础研究”、“提倡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本”。

郑老师的讲课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即全面涵盖了力学研究进展的主要方面,又重点讲解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中的前沿问题。本次课堂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包括我校研究生、教师在内的500余人次参与了课程学习。

郑晓静院士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博士生导师。1982年、1984年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11月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先后在美国Kentucky大学、Clarkson大学和Delaware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2年起任兰州大学教授。1995年任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郑晓静教授主要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所在的团队先后入选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现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00余篇,他引超过3000次;出版学术专著3部、科普著作1部,其中著作《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列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ries”丛书(由Springer Verlag出版),《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2011年获得由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7年获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周培源力学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郑老师提出了应用力学的研究范式。郑老师从需求牵引和科学前沿两个角度详细讲述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的发展和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