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敏,男,汉族,1969年10月生,陕西洛南人,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教授、主任。1995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职,2009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入职以来,主要承担《大学计算机基础》、《Java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VB)》、《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大学信息技术》、《大学程序设计(Python)》等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计算机技能训练》、《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实践教学任务,承担研究生《实验数据计算机处理》课程教学任务。
孙主任专注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先后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重点项目2项,参加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学法研究论文5篇;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多次获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编写教材10部,其中:主编“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共6部,副主编规划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同时,他也非常注重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科学研究,进行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及相应的软件开发等研究工作。主要参加国家“863”课题2项,参加农业部推广项目1项,参加校专项1项,主持校青年科研专项1项,参加其它科研项目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
孙主任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基础教学部的全面发展与建设之中,他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在多个关键领域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规划与教材建设方面,孙主任不仅紧跟数智时代步伐,开展多方面深入调研,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高屋建瓴,目前正在带领着基础教学部教职工构建既符合智能时代学科发展需求又满足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他深知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从总体上指导并且参与教材编写与修订工作,力求每一本教材都能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
在软件工程辅修专业的建设上,孙主任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深入调研行业趋势,与业界专家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到实践教学,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智慧与汗水,旨在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孙主任细致审阅与修改每一份申报材料,确保每一位优秀教师的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毕业设计选题征集方面,孙主任对教师提交的题目认真把关,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旨在让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孙主任积极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指导工作,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呈现,从语言表达到互动技巧,都给予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在他的悉心栽培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