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教研室党支部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活动
为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与促进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教研室党支部开展的研究生课堂思政“第二课堂”活动在2025年10月28日晚7:30于实验楼608北正式开展。本次活动在法学理论教研室党支部的倪娜副教授支持和指导下,由法学院2024级学硕民商方向同学牛勇、周抗抗组织,热情邀请2024级学硕民商方向的拉周玛、何颖和拉巴曲珍三位同学就各自研究领域并结合当前学界热点进行学习分享,2024级学硕杨莹琳、何凡,2025级学硕李建鹏、苏阁参与本次活动。
首先,由拉周玛就我国彩礼返还的司法裁判困境与规则完善作了主题分享,拉周玛首先从法学理论层面论述了我国彩礼问题的研究现状,接着又分析了相关立法的不足及司法领域存在的困境,最后分享了自己对彩礼返还问题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建议。针对彩礼给付与返还的类型化分析,倪娜老师建议由地区划分转向以经济变量为参考来划分不同类型;由于彩礼习俗的广泛存在及具体内容因地域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倪娜老师建议从我国传统习俗角度厘清彩礼的相关内容,并以案例加强后续研究的论证逻辑。
其次,何颖以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为主题作了分享,她谈到: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深度渗透,网民人数和网络数据存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网络数据展现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网络虚拟财产继承问题引发了学界和实务界的激励争论。何颖首先论述了学界针对网络虚拟财产性质界定的不同观点,又分析了司法实践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自己对该问题的应对策略和完善建议。针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界定和继承性问题,引发在场人员的热烈讨论,倪娜老师最后总结指出:一定要厘清网络虚拟财产继承问题研究的立论根基,并且增加更多的司法判例,从实践角度加强论证思路,以使全部研究前后逻辑严密。
最后,拉巴曲珍分享了我国意定监护制度问题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意定监护制度在保障成年人自主决定权和弥补传统监护制度不足两个方面,展现出新的功能和现实意义。拉巴曲珍通过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多重分析方法,发现意定监护制度程序保障不完备、指引性规范不充分、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意定监护制度的实施和司法实践领域都落入了困境,随后她论述了解决困境的相应方案。倪娜老师说明了意定监护制度完善对于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大意义,建议从个人-社会-政府三个层面完善意定监护制度,丰富论证案例并加强后续研究的可视化表达。
本次活动氛围热烈,在场研究生均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并对三位分享师姐表示感谢,倪娜老师对研究生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做了方向指引和真诚建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