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雪域长歌六十载”实践团于暑期开展系列活动,深入拉萨社区、博物馆及校园,以脚步丈量高原巨变,用心感悟民族团结伟力,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回望壮阔征程:博物馆里的历史回响
为探寻辉煌成就的源头,实践团走进西藏博物馆、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在“雪域长歌”展览前,团队成员在讲解员引导下,清晰梳理了西藏与祖国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历史经纬。步入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冰冷的镣铐与简陋的生活用具无声诉说着旧制度的黑暗与压迫。“伟大的社会变革彻底打破了枷锁,让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奠定了今天幸福的根基!”团队成员深受震撼,在心愿墙上郑重写下对西藏未来的深切祝福。
三代同堂话变迁:蔡公堂社区的幸福基石
在拉萨市蔡公堂社区,70岁的央金老人深情讲述了生活的翻天覆地。年轻时的她,烧炉子取暖做饭总忧心失火,用电知识也仅限于“拉亮电灯”。迁入社区后,在工作人员悉心指导下,她不仅熟练掌握了燃气灶使用,更筑牢了安全用电意识。“前年社区为我换了更大的房子,”央金感激地说。这一暖心举措不仅显著改善了居住条件,更圆了她接93岁高龄母亲同住的心愿。如今,四代人共享天伦的温馨画面,成为这个宽敞新家的日常。央金家庭的变迁,生动诠释了党和国家对边疆人民的深切关怀,民生福祉的切实改善,如春风化雨,凝聚人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幸福基石。
社区的温暖不仅体现在居住条件的飞跃。一位工作多年的社区保安见证了安全治理的深刻变革。他回忆道:“以前打着手电巡逻,也难防盗窃。”如今,得益于“平安建设”的持续投入,社区实现了高清监控全域覆盖、24小时守护。智能门禁系统精准识别本社区车辆,非本社区车辆则自动拦截,安全与效率双提升。社区服务更显细致入微:严格执行每月燃气安检,对独居老人贴心安装直通保安室的“应急呼叫器”,编织起“一键响应”的生命安全网。这些点滴浸润平等、互助、关爱的价值理念,于无声处促进社区成员的情感联结与互嵌交融,成为培育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
青春对话未来:中学课堂的信念传承
历史的荣光需要青年接续。实践团走进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开展“迎大庆、颂党恩、共奋进”主题宣讲与“铸牢”实践活动。成员们围绕西藏六十年来民主改革、经济腾飞、青年先锋、民族团结四大成就,与中学生们展开交流。现场,同学们在实践团带领下,铿锵有力地齐声朗读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藏汉双语官方标语,爱国情、团结心在朗朗诵读声中激荡回响。
“青年先锋故事分享会”成为点燃理想的课堂。藏族青年措姆放弃国企优渥工作,毅然返乡创立“林芝灵芝”品牌,带领20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在场学子。一位高二学生动情分享:“措姆姐姐放弃‘小我’照亮家乡,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我们也要学好知识,未来回馈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措姆的桑梓情怀,如一颗种子播撒进年轻心灵,生根发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