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始终将强化党建引领、践行初心使命作为党务工作的核心,坚持以专业实践为抓手,把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检验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尺。为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非遗保护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2025年7月3日,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赴昭觉县城北镇沐恩邸社区,开展“党建领航,共绘昭觉彝绣文化新蓝图”主题党日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活动筹备阶段,党支部严格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工作方法,将深入调研作为精准施策的前提。支部党员多次走访沐恩邸社区,与当地妇联、绣娘代表座谈交流,详细摸排彝绣技艺传承中的难点 —— 传统图案创新不足、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被逐一梳理,最终结合艺术专业特长制定了“理论指导 + 技术帮扶 + 市场引导” 的三维帮扶方案,确保每一项举措都贴合绣娘实际需求,彰显党务工作“务实高效”的作风。
活动当日,师生党员抵达沐恩邸社区妇女培训中心后,迅速以党小组为单位展开行动,将组织生活的严谨性转化为实践工作的执行力。教师党员带头攻坚,带领学生党员深挖彝族传统文化符号,将羊角纹、火焰纹等经典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理念相结合,借助激光切割技术实现图案精准化制作,让传统彝绣纹样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活力,这既是支部推动“党建 + 专业创新”的具体实践,也是党员们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能力的生动体现。
刺绣培训环节中,教师党员王超同志以“技能提升”为突破口,围绕配色逻辑、针法技巧等内容开展专题教学。课堂上,他结合党务工作中“贴近群众、因材施教”的要求,用绣娘熟悉的生活场景举例,让抽象的色彩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针对市场拓展这一核心需求,党员们整理了近年来彝绣产品的热销案例,引导绣娘在保留文化本真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理论讲解后,师生党员分组结对,手把手指导绣娘练习平针绣、盘金绣等技法,从针脚走向到图案比例,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党员们的耐心与担当,充分展现了支部 “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的党建工作特色。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深化“党建 + 文化帮扶”模式的重要探索。通过将组织建设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党支部不仅为彝绣传承注入了艺术动能,更让党员在实践中强化了宗旨意识、锤炼了过硬作风。下一步,党支部将持续巩固活动成果,把帮扶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纳入党务工作长效机制,通过与昭觉县妇联建立常态化合作,推动彝绣技艺培训、产品研发等工作常态化开展,让党建引领的“绣花功夫”精准落地,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