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共促发展——西部高校共谋电气信息人才培养新路径
2025年8月20日至21日,由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承办、中国电力出版社协办、吸引来自西部25所高校与单位代表50余人参加的“2025年度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职工之家成功举办。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祝令瑜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院长刘广忱教授主持。
图1:2025年度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会议开幕式
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利强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戈宝军教授出席大会并致欢迎辞。
刘利强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以及学校已形成以能源学科群为核心的工科布局基本情况,同时呼吁加强西部高校协作,推动教材建设、实践模式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戈宝军强调打造区域性人才培养联盟,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西部高校学科竞争力,并对未来共同体聚焦国际竞争形势、人工智能技术挑战,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展望。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戈宝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进军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郭宝龙教授、天津大学王守相教授围绕工程教育、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人工智能融合等主题先后作了以《以工程教育需求为导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电力电子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的发展与演化》《工程案例分析与工程能力培养》《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电气信息双向融合的科创导向研究生培养体系与实践》为题的主旨报告与分享。
会议围绕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虚拟仿真、AI应用等议题展开专题分享。由重庆大学杨鸣教授、宁夏大学杨国华教授、新疆大学王海云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李永亭教授、兰州交通大学闵永智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刘彪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韩莹副教授、中国电力出版社黄晓华主任、兰州理工大学张宏亮副教授、广西大学武新章教授先后以《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宁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实践》《“AI+5E”混合式教学在电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四维协同”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转理念重思辨强实践〈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电气类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实践》《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电气数字教材建设实践》《红柳精神引领的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人工智能前沿进展》为题,分享了各自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思政育人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图2:高校教授作专题报告并分享实践经验
集中讨论环节中,与会代表就虚拟教研室建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AI赋能教学、师资建设培训、课程与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多项共识。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协作,凝聚合力,共同推动西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3: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会议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会议不仅为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师搭建了高水平、实效强的交流平台,也在新工科建设、产教融合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明确了发展方向,为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协同发展与整体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