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调研能力。秋季开学前,学院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赴库车开展实践研修活动,将思政课堂延伸到南疆基层,使思政课教师亲身体验乡村振兴、援疆成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为思政课教学收集鲜活案例素材,进一步加强学院思政课建设。
全体研学人员通过走访库车市多处红色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强化思政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认同与使命担当。研学团首站抵达克孜尔尕哈烽燧汉代军事遗址。这座矗立于戈壁苍茫中的古老烽燧,是汉代中央政权经营西域、保卫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军事设施遗迹。教师们沿栈道走近烽燧,触摸千年土坯,感受古代戍边将士不畏艰苦、恪尽职守的爱国精神,深刻理解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了从历史维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素材积累。
(参观克孜尔烽燧汉代军事遗址)
随后,研修团队参观了苏巴什佛寺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重要节点,该遗址是魏晋至唐代龟兹佛教文明的杰出代表。面对宏伟的佛塔、讲经堂及僧房基址,教师们不仅为古代龟兹高度发达的文化与建筑艺术所震撼,更深入思考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新疆自古以来多民族多宗教并存、文化交流互鉴的悠久传统,为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生动案例。
(参观苏巴什佛寺遗址)
之后教师们走进库车王府。这座融合中原风格与维吾尔族建筑特色的王府,是清代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新疆的历史见证。通过参观王府厅堂、陈列馆及相关历史展览,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于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了在思政教育中渗透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国家观的使命感。
(参观库车王府)
紧接着,全体教师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林基路烈士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新疆从事革命活动的杰出代表,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在库车大地留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记。馆内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实物和文献,生动再现了烈士革命的一生。教师们驻足凝望,深切缅怀,会将林基路烈士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参观林基路烈士纪念馆)
研学团还参观了龟兹博物馆。馆藏丰富的文物,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到汉唐乃至近现代,系统展示了龟兹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风貌。教师们尤其对反映古代龟兹社会生产、生活、艺术及与中原地区交流的文物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些实物是驳斥历史虚无主义、证明新疆各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根脉相连的有力证据,为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提供了丰富资源。
(参观龟兹博物馆)
在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该馆陈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墓群,展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并蓄、多元交融的辉煌篇章,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化繁荣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重要一环,值得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入挖掘和阐释。
(参观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
在库车的研修过程中,老师们还深刻感受到了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指引下,通过江浙宁波市对口援疆库车,帮助库车发展经济、挖掘历史文化素材、打造龟兹文化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推动“甬库一家亲”,促进库车各方面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此次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实践研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们不仅深化了对龟兹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的理解,更在行走的课堂中汲取了养分、锤炼了党性、提升了素养。教师们会将此次研修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教育力量。
(研修活动合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